大陽病,桂枝證,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一作縱)者,表未解也, 喘而汗出者,葛根黃芩黃連湯主之。

葛根(半斤),甘草(炙,二兩) ,黃芩(三兩),黃連(三兩)。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

在這一段經文中所說的是太陽經被風邪所傷,出現了符合桂枝湯的證候,糊塗的醫生反而用了攻下法於是就導致了患者的腹瀉不止,脈博急促,這時候,如果患者還伴有氣喘和出汗的,就要用葛根芩連湯來進行治療。以上的四味藥,加水1600毫升,先煮葛根,去掉400毫升,再加入其它的藥物,煮好後取400毫升,濾掉藥渣,分二次趁熱喫。

桂枝湯證應該是發熱,出汗,怕風的,但是有一些人會兼有大便偏幹,由於大便時間的延長而引起了腹脹,不想喫東西,粗心的醫生還以爲陽明腑實就使用了攻下藥。

服藥後就出現了利遂不止。脈促,說明了患者的表沒有解,喘而汗出是熱邪陷於腸。在這個時候,就應該用葛根來解表生津,黃芩,黃連清解裏熱,甘草和中安正,表解則下利止,裏清則喘汗除。

病案;

80年,10月,16日,王xx,女40歲,夜間,突然下利膿血,一夜大約有20餘行,伴腹絞痛。裏急後重,噁心欲嘔,納呆,體痠痛乏力,當天就診,觀其體胖,舌苔白膩,脈沉細而數,查大便呈稀簿醬紅色,粘液;‘十十’,紅細胞70一80,白細胞1一2/高倍視野,潛血反應‘十’,白細胞總數13000毫米3,中性66,淋巴28,嗜酸5/,尿常規蛋白’一’, 白細胞0一1,上皮細胞0一1/高倍視野,紅細胞‘一’,非品形尿酸鹽‘十十十十’。處方;葛根12克,黃芩10克,黃連10克,甘草6克,藿香10克,佩蘭6克,白芷12克,檳榔6克,半夏10克。服三劑後,利止疼消而痊,大便常規化驗轉正常,因爲苔膩納差,又與藿香正氣湯加減4劑爲之善後。

注意事項;

在這裏需要說明的是;既然是桂枝湯證,又爲什麼不使用桂枝湯?因爲這時候外來的風邪經過了誤下後已經不在皮膚表面,而是在皮膚之下,所以常規用解表的麻黃、桂枝就派不上用場了,得靠能夠升舉脾經陽氣並將陽氣灌注到肉的葛根,以此來獲得將風邪驅逐出去的效果。黃芩苦寒,主入肺和膽經、內有熱時擅長清肺熱,當膽經有熱時又擅長清膽熱。黃連苦寒,能入心、牌,大腸經,用其入藥,不僅可以瀉掉心臟內浮越來滯的陽氣,以緩解脈搏心跳過快,還能夠請大腸多餘的陽氣,以緩解大腸腑過多、過快的蠕動,達到心平脈、消腸止瀉的目的。用炙甘草絕不是爲了“調和諸藥”,而是爲了彌補力腸液和汗液丟失所造成的陰液空缺,重在入脾化陰補津。

本方的適用範圍比較廣,對急性腸炎,慢性腸炎的急性發作,小兒或者老年人的食積挾感和細菌性痢疾,陽明協熱利都有治療作用。

如果您對中醫草藥感興趣,加《認識是寶》私信,我們可以發電子中醫書100本給您!

《認識是寶>>正在徵集劉寄奴圖片和視頻,歡迎投稿。請看這裏;中國風動漫本草故事:劉寄奴每天來這裏共同進步,共同成長!歡迎關注,收藏,轉發,評論!

本文由”認識是寶”賬號發佈,2018年10月19日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