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世界融入時尚界,已非特例。

早在2016年,Louis Vuitton(路易威登)曾用上虛擬的Final Fantasy(最終幻想)角色雷光作廣告模特兒。奢侈品的營銷策略奔向流行文化。而最近法國品牌Balmain(巴爾曼)亦在廣告上用上三位虛擬模特兒,她們分別是Shudu、Margot和 Zhi,由英國攝影師Cameron-James Wilson運用電腦三維動畫(CGI)創造。

雷光爲Louis Vuitton代言

其中,Shudu在Instagram坐擁14萬粉絲,她試過塗上Rihanna的Fenty Beauty口紅拍照,和不同品牌合作。深棕色皮膚、完美身形的她曾被誤認爲真人,這一個“誤會”和Z世代的崛起息息相關。

虛擬超模的Shudu Gram

根據聯合國不久前發佈的人口調查,Z世代人口將於2019年正式超過千禧一代,預計會佔據全世界77億人口的32%,成爲人口最多的一代人。而根據Z世代的崛起,掀起全球社會的關注,甚至促使了“Z世代效應”的誕生。大家紛紛思考,Z世代的人到底與他們上一代的人有何不同之處?

先和大家說說Z世代和千禧一代的分別。Z世代是指在1995年至2000年後出生的人,即是我們時常稱爲的“95後”、“00後”。而千禧一代就是出生於80年代至1995年之間的人們,又被稱爲“80後”、“90後”。

廣義去說,千禧一代還是明確地知道線上線下的分別,因爲他們曾經生活在一個沒有Facebook、百度、微信、阿里巴巴,沒有手機的時代。但對Z世代來說,科技是“看不見”的,科技是一種方便他們和世界互動的工具,是生活的必需品。

除了年紀外,Z世代和千禧一代還有着根本性的差異,Ernst & Young LLP (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在報告《Z世代的崛起:零售商面臨的新挑戰(Rise of Gen Z: New Challenge for Retailers)》中表示:Z世代擁有獨特的信仰、行爲準則和經歷,而不是千禧代的簡單延續。Z世代很習慣網上購物,追求快更新速度和大量訊息,變相對於品牌的要求更高,相對於明星效應,Z世代更喜歡素人推介(這一點令小紅書和抖音爆紅)。

Z世代的出現,令零售行業受到挑戰,因爲在他們對傳統的管理和營銷方式已經失去興趣,品牌年輕化和數字化對品牌來說愈來愈重要。Louis Vuitton的Archlight球鞋、Balenciaga的“老爹鞋”、FILA的“醜鞋”等限量球鞋都是奢侈品牌投向流行文化的例子。

Balenciaga的“老爹鞋”

像Louis Vuitton及意大利開雲集團旗下Gucci等品牌,重新組織公司架構,更換設計師,致力擴大社交媒體的宣傳,最近幾季銷售都有上升的趨勢。以Gucci爲例,推出個性化訂製服務,打造專屬時尚,能讓消費者穿出個性。

除了數字化地反轉零售,創意營銷是關鍵之一,要用千禧一代和Z世代的溝通語言。好像於上年,Gucci推出一個數碼競賽:#TFWGucci(That feeling When Gucci)。招集全球各地的Meme(網絡文化表情創作者)自行創作,並加入Gucci的形象元素,引人注意的同時,更令Gucci成爲討論的對象,得到正面的廣泛傳播。這是一個很成功,針對社交平臺的特色推出的策略。

江宥儀參與 #TFWGucci作品

像之前所提出的虛擬模特亦是品牌年輕化和數碼化發展的例子,看來,我們每個人都要作出思維式的根本性、顛覆性的變化,重新思考策略,才能好好擁抱Z世代,與時俱進。

圖片來源網絡

記於2018.10.18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