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學院

用我們的語言講述中國故事

關注

中國美食文化博大精深,

從古到今一直都延續着各地的風味特色。

相比於西方國家的麪包、牛奶和生食,

中國美食則是花樣衆多、口味豐富,

不管是什麼樣的食材,

都可以變成人間美味。

你應該已經聽說了吧?

一向以泡菜自豪的韓國,

都被中國泡菜攻陷了。

最近,

韓國關稅廳發佈的數據顯示,

2017年韓國泡菜貿易逆差

達到了創紀錄的503億韓元

(約合3億元人民幣)。

泡菜的進口量達到出口量的10倍,

而在進口的泡菜中,

有99%都產自中國。

對此,

韓國媒體驚呼,

這是“泡菜宗主國的恥辱”。

不過究其原因,

一方面,

韓國泡菜的傳統家庭作坊氛圍

在現代社會已越來越難見到,

人們早已習慣購買包裝好的成品泡菜。

另一方面,

中國生產的泡菜物美價廉,

受到購買者的青睞也在情理之中。

無獨有偶,

不久前,

德國之聲電臺網站揭開了

意大利番茄醬的“身世之謎”。

你一定想不到,

享譽世界的意大利番茄醬,

大都是用中國生產的西紅柿製造的。

曾經還有外國記者專門拍攝了一部

《來自中國的意大利番茄醬》的紀錄片,

講述了中國西紅柿的海外之旅。

舌尖上的“Made in China”,

給世人許多驚喜!

在大洋彼岸,

好評如潮的煎餅果子

一個可以賣到15美元

(約合100元人民幣)。

在美國哈佛大學門口,

老外們爲了喫上一口熱氣騰騰的包子,

不僅要花大價錢,

還要排長隊!

在俄羅斯新年集市上,

中國糖葫蘆“一炮而紅”,

平均每天能賣出1000根,

可謂是甜進了俄羅斯人民的心坎兒裏!

在英國的中國美食節上,

喫着重慶火鍋的老外,

一邊被辣得流眼淚,

一邊還不停地誇讚美味;

還有人排隊近2小時,

只爲喫上一碗重慶小面。

從黃燜雞米飯在美國開旗艦店,

到蘭州牛肉麪在日本食客不絕,

從創意肉夾饃火爆外國街頭,

到改良版鍋包肉俘獲各路“喫貨”,

舌尖上的“Made in China”在世界頻頻刷屏。

各國“喫貨們”每每談起中國美食,

更是無法淡定。

其實,

自古以來,

美食就是國際文化交流中的使者。

西食東漸、東食西傳

早已是中外飲食文化中的一道亮麗風景。

從中國味道到世界美食,

從飄香到揚名,

這是世界人民對中國美食的認可。

投稿方式

如果您有志願感言、孔院趣事、學員故事、教學方法、知識乾貨等想跟更多的人分享,歡迎通過投稿系統tougao.hanban.org給我們投稿(請選擇“微信投稿”,並在文末註明自己的聯繫方式)~我們期待您的來稿!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