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四大重臣之一的曾国藩虽曾靠科举入仕,但他从来都不是一个天生的学霸。恰恰相反,在学习上,曾国藩从来不是一个有天赋的人。

曾国藩6岁开始读私塾,8岁方能诵四书五经,14岁才可读《周礼》。这样的履历,放在同时代的读书人里,只能算是平平无奇,甚至显得有些普通。

然而,在24岁这年,曾国藩中了举人。28岁这年,曾国藩又在殿试复试中得三甲第四十二名,被赐同进士出身。这样的成绩,不可不谓之“战绩骄人”!

古往今来,寒窗苦读后能达到如此程度者,要么是天赋异禀,要么是极其发奋且运气过人者。然而,曾国藩却并不在此两类中。

曾国藩能高中离不开自己的努力,但他的成功绝非单纯靠努力。要知道,在封建时代,从来都不缺乏努力型的学子。范进中举,不知考了何其多次数,方才获得一个“举人”的称号。

换言之,如果努力真有那么管用的话,还要天赋干什么?还要家族干什么?努力,只是通向成功的一条小路而已,却从来都不是捷径。

实际上,曾国藩能在科举上取得如此傲人的成绩关键在于:他有一个非比寻常的父亲。换言之,早年的曾国藩多少也是个“拼爹”的。

世人只知:孟母为了让儿子有一番作为,不惜三次搬迁;却鲜有人知道,曾国藩在他成才背后,也有一个堪称伟大的父亲。

曾国藩的父亲,名叫曾麟书。好读书,却天生愚钝。脑子迟钝的他,却有一个异想天开的追求:对科举狂热。

曾麟书的狂热、能到何种程度呢?他自打生下了的那一刻,在父亲(曾国藩的爷爷)的教养下,便一直在围绕着科举读书,并且不断地参加科举考试。由于他天生不是读书的料,直到43岁这年,他才在自己参加的第17次乡试中,考中了秀才。

相对于同时代的其他读书人,曾麟书是幸运的:他的努力有了回报;然而他又是不幸的,一生最好的年华,都奉献给了无用的“儒家经典”。

曾麟书比之于我曾经采访过的:曾14次参加高考的“高考王子”曹湘凡,真真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高考王子曹湘凡

相比之下,曾麟书比曹湘凡可执着多了。他不仅自己考科举,还鼓动他的五个儿子一同参加科举。前文讲到,曾麟书在43岁这年才考中秀才。要知道,这一年,他的大儿子曾国藩也已经22岁了,也就是说:父子俩在同一考场角逐。

曾家对于科举的莫名的执着,源自于读书人灵魂深处的对“耕读传家”的追求。

根据曾国藩自己的回忆,他自小便是跟随自己父亲曾麟书读书的。在父亲的严格督导下,曾国藩九岁就读完了四书五经,开始学做八股文章了。道光六年春,曾国藩参加长沙府童子试,得了第七名。

有意思的是:十四岁起曾国藩还跟父亲一起去参加院试考秀才。

父子是同学,这样的事情即便放在古代也并不多见,但这事却真真切切地发生在了曾国藩和父亲曾麟书身上,这便是家里有个科考狂热者老爸的结果。

说来,这曾国藩还真得多亏有个这样的老爸。

一个人成为什么样的人,在很大程度上都由他的同行者决定。在曾国藩的科举路上,父亲无疑是对他影响最深的人。

不用多言便可知,打小,曾国藩便不可避免地被父亲灌输了种种“读书考取功名”的思想。

当这种思想被一次次地言传身教时,其力量自是无穷无尽。

曾国藩曾在回忆父亲时说:

“国藩愚陋,自八岁侍府君于家塾,晨夕讲授,指画耳提,不达则再教之,己而三覆之。或携诸路途,呼诸枕畔,重温昨日所惑者,必通彻乃可”。

这话翻译成白话文便是:我(曾国藩)从八岁开始便在我爸开的学堂“利见斋”里上课了,他每天早晚讲解功课,有不懂的久反复教授.......

从这点文字可以看出,曾麟书对曾国藩寄予了厚望,以至于即便是走在路上、躺在床上,父亲也会不厌其烦地让他回忆近日所学,以求他能够通透明了。

可以说,这个实际上最厉害的家教便是如此了,这是全身心、全方位的陪读啊!此等待遇,除了曾国藩,有几个人曾有如此福德得到。

曾麟书除了自己悉心教导儿子外,还不忘为儿子曾国藩聘请名师辅导。在曾麟书的用心培养下,终于,在父亲考中秀才一年后,六次考秀才失败的曾国藩也成功考中秀才了。

曾国藩早不中秀才,晚不中秀才,偏偏在父亲中秀才后迅速中了,这其中若没有父亲的影响那肯定是说不过去的。

可以说,如果没有一个连续17次考秀才失败仍坚持并考中的父亲,连续六次考秀才均失败的曾国藩能否坚持下去都将是个问题了。如此,哪还会有后来被赐同进士出身的曾国藩呢?!一个人成为什么样的人,多数时候并不由自己决定,而是由与他同行的人决定的。

曾国藩何其幸运:在科举之路上竟能得到父亲这样一位坚持不懈的同行者!另一个层面上来讲,曾麟书也是幸运的,他一边考试一边把亲子关系解决了,顺带把教育也做好了!一不小心,他的科举狂热虽未曾让他自己考取功名,却培养了几个儿子,他的整个家族终也如他所愿:终因科举而光宗耀祖了。

根据统计:仅曾麟书五代子孙,自清道光十二年至光绪末年,就出了曾国藩、曾广钧两进士,举人、优贡、秀才更是多达20余人。

这样的结果,不正是曾麟书曾经的理想吗?!可见,理想,总是可以有的,因为只要努力并坚持,它真的会成真!

曾国藩曾就读的岳麓书院

从历史回到现实:看向今天的中国教育,如果做父母的,也能如曾国藩父亲一样对自己的子女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行动来教育和影响下一代,教育是否会变得容易很多呢?

有位教育家曾说:想让子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先去努力成为什么样的人给子女看!这话,曾国藩父亲曾麟书用一生做到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