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道光二十六年开始,道光帝觉得自己年事已高,常感体力不支,便逐渐把继承人的问题提上了日程。当时,在所有的皇子中,道光帝比较中意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四子奕詝,即后来的咸丰皇帝,另一个便是六子奕欣,即后来的恭亲王。后来的结局大家也知道,是奕詝夺得了皇位继承大统。那奕詝是凭什么战胜比自己优秀的六弟奕欣呢?

咸丰在争夺帝位时的种种表现,足以碾压恭亲王千百倍

第一,便是仁。有一次,道光帝带诸位皇子去南苑狩猎。奕欣身手不凡,不一会儿便带着自己的战利品回来了,道光帝看到奕欣的战绩,连连点头,很是满意。此时,道光帝注意到旁边站着的奕詝两手空空,大惑不解,奕詝连忙解释道:现今正值春天,鸟兽繁殖,万物复苏,儿不忍杀生以干天和,同时也不想与诸位弟弟一争高下。经过奕詝这么一说,道光帝心中便陷入了遐想:此子对鸟兽都有如此仁爱之心,况民乎,若他即位,必能善待自己的兄弟,避免手足相残。

咸丰在争夺帝位时的种种表现,足以碾压恭亲王千百倍

第二,便是孝。道光二十九年的一天,道光帝特召奕詝和奕欣入对。两位皇子到来后,道光帝便告诉他们自己疾病缠身,恐不久于人世,想听听自己百年之后,他们打算如何治理国家。奕訢见父皇提出了问题,便抢先滔滔不绝地讲起治国方略来,而奕詝则在听完父亲的话后,伏地痛哭流涕,直到哭出声来。一个人,无论是帝王还是百姓,年纪大了大多会注重子女的孝顺,奕詝的一番表现,瞬间进了道光帝的心坎里,内心感动得一塌糊涂啊,心想:此子既有仁义,又有孝顺,将来不失为一个好皇帝。

咸丰在争夺帝位时的种种表现,足以碾压恭亲王千百倍

可以肯定的是,奕詝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皇位争夺战中表现是出色的。首先,善于藏拙。弓马骑射以及军国大事面前,奕詝深知是比不上他的六弟奕欣的,所以他进行了巧妙的回避;二来,奕詝做人做事,找准了道光帝的“痛点”。清朝皇帝历来看重仁孝二字,因此他沿着这个思路,顺利突破了道光帝的心理防线,将皇位争取到手。

一入侯门深似海,尤其是在帝王家,不仅要有才有德,更要有术。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