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總署網站3月26日發佈消息,爲防止有害生物傳入,海關總署已撤銷加拿大Viterra Inc.及其相關企業的註冊登記,暫停其油菜籽進口,並向加拿大食品檢驗署通報了上述情況。

近期,圍繞我國進口加拿大油菜籽問題,市場對菜系品種期現貨價格進行了重點關注,導致國內植物油脂與粕類市場不同品種的價格走勢出現分化,其中菜油、菜粕價格表現較強,豆油、棕油及豆粕價格表現較弱。那麼,未來市場態勢會如何發展呢?投資者是否還可以繼續重點關注菜油、菜粕價格?

據中信建投期貨農產品首席研究員田亞雄介紹,日前華東到港的菜油船尚未獲卸船許可,市場傳言海關將對其作退運處理,由此導致提振了菜系市場的交易熱情,菜油、菜粕價格從低位振盪上行。與此同時,由於棕櫚油進口利潤順掛刺激貿易商大量採購,不但豆油市場,而且還令國內棕油供應充足,導致豆油、棕油價格表現不佳,加劇了市場的分化程度。

“未來我國徹底放鬆油菜籽及其產品進口的可能性不大,預計菜系品種價格仍能保持一定風險升水,幅度取決於政策的鬆緊情況。”田亞雄說,由於很多情況尚不明朗,如已到港菜油、油菜籽的報關問題等,因此預計短期內菜油、菜粕價格還會出現較大波動,投資者可多觀望且擇機入市,而對於產業企業來說,在計算好啊企業加工利潤與費用的前提下,可適時適量地進行套保鎖利操作,同時應關注好後期政策動向

另據記者瞭解,2018年12月以來,我國質監部門嚴格檢查加拿大菜籽及產品進口,市場時有進口審批加嚴、通關變慢、菜籽卸貨不允許壓榨的傳言。2019年2月底市場又傳出有關機構拒絕加拿大菜油進口轉基因證書的申請的消息,引發市場對菜油、菜粕供應趨緊的擔憂。在此背景下,部分油廠又接連洗掉4-5月的加拿大油菜籽船,並停止對遠月船期的採購,進一步加劇了市場對後期供應不足的擔憂,爲菜油等價格上行提供了動力。

3月26日夜盤開始後,菜油與菜粕期價出現了明顯高開高走的態勢,但市場追隨的動力並不足,市場交易熱情也在逐步減退,主要原因是市場消息隨時會有大變化。

田亞雄認爲,在加拿大油菜籽及其產品進口不暢的情況下,國內豐厚的油菜籽壓榨及菜油進口利潤會驅動國內貿易商增加對其他國家生產的油菜籽及其產品的採購,這會限制價格的漲幅。不過,由於加拿大是我國最大的油菜籽及其產品供應國,如2018年加拿大我國出口油菜籽445萬噸,因此其他國家或因產量不足,或因國內需求較大而可供出口的數量有限等原因,將讓我國貿易商短期內難以替代國來滿足國內對油菜籽及其產品的旺盛需求。預計市場還會出現反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