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貴從一個農民一步步升遷,最後官至國務院副總理,他是一個傳奇人物。

陳永貴深受毛澤東的賞識,這個憨厚老實的山西昔陽人,先後曾擔任過昔陽縣大寨村黨支部書記、山西省委副書記。後來,升任中共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可謂史上奇蹟。

1964年毛澤東發出農業學大寨的號召,陳永貴紅得發紫。

1978年,是陳永貴政治生命的一個拐點,這年,安徽省一些地方搞起了包產到組,後改爲包產到戶。這一試驗得到中共安徽省委的肯定和支持。

鄧小平肯定了安徽、四川的一些做法,中共中央也支持這類試驗。隨着聯產承包制度在農村遍地開花,人民公社制度宣告解體了,在人民公社體制下產生的農業學大寨運動也結束了。

對大寨、大寨經驗、陳永貴的非議,鋪天蓋地。

1979年3月19日,當《山西日報》首次公開向農業學大寨發出質疑的那一天,陳永貴正在故鄉主持中共昔陽第七次代表大會的開幕式。這時,陳永貴還身兼昔陽縣委書記、晉中地委書記、山西省委副書記、國務院副總理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等一串職務。

1980年8月14日,陳永貴向中央寫了一封辭職信,請求中央提請五屆人大三次會議免去其國務院副總理的職務,其他職務也請中央考慮在適當時候一併免去。9月10日 五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全體會議,接受了陳永貴解除副總理職務的請求。

1982年9月,黨的十二大以後,他在黨中央、國務院沒有任何職務了。

辭職後的陳永貴已經沒有任何權力了,在他身上人們看到了樸實、誠懇、熱情和理解。

家鄉的人不時來北京看望他,知道要來客人,他就買來鮮肉,放在冰箱裏,等客人來了再喫,自己捨不得喫,也不讓家裏人動,然後早早地下了樓,在大院門口等着、盼着。

他不輕易用國家給他配備的汽車。家鄉來人看他,他會說:“我沒有去車站接你們,我在家給你們準備好飯了。”

有一次,一位老鄉來北京看望他,想讓陳永貴給鐵路方面的人打個招呼,要用幾節車皮。陳永貴打了一個電話,事情就辦了,這位老鄉辦完手續,回來告訴他,事辦成了,只要了200塊錢。

陳永貴問:“什麼200塊錢?”“好處費呀!”老鄉看着他那一臉的疑惑說道。

陳永貴臉色立即變了:“不行!他這是用公家的車皮,肥了他自己,這事咱不能給他幹!”說着他拿起電話告訴鐵路局的人,車皮不要了,還把那人訓了一頓。

對這種走後門的不正之風,陳永貴非常痛恨:不走後門還辦不成事了?爲人民服務還要不要了?我最恨這號事了!”

陳永貴特別看不慣有些人對毛主席的非議,聽不得說毛主席半點不是,他是毛主席樹立起來的典型,對毛主席的感情特別深。

作爲大寨經驗的創始人,陳永貴一開始對包產到戶不很理解,陷入了困惑。在全國大勢所趨的情況下,他以一個農民特有的敏感和精細感到了改革的浪潮,於是向縣裏的領導表態了:“該放就放吧,我在三中全會上舉了手的。放錯了,沒有你們的責任。”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