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片神奇的非洲大陸上,經常可見的場景就是:兩幫子非洲蜀黍各操着59式,手拿着56突,肩扛着40火,後面拉着63式107火箭炮,在嘰裏呱啦一陣談判後,一言不合相互開火,叮咣一頓亂射,兩點之後一個人沒死,最後各回各家,各找各媽,相約數天之後繼續奮戰……

坑貨丨

RPG...

這樣的事情爲什麼會出現呢?原因就是武器的“山寨”。當然,武器的山寨並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有專家甚至稱:山寨一件武器甚至比自主研發還要困難。

坑貨丨

“綠箭”RPG,老編感覺有股子淡淡的薄荷味兒....

世界上,不僅有我們仿製別人,很多國家也經常仿製我們的武器:比如巴基斯坦在90年代經我們授權生產的紅箭8反坦克火箭,巴基斯坦稱“綠箭”(綠箭是各位軍迷對巴基斯坦仿製紅箭8的常規稱呼,但小編髮現巴方的命名方式好像並不是“綠箭”,但烏爾都語的翻譯方式實在是太詭異,這裏就統稱“綠箭”好了)

坑貨丨

巴鐵的“綠箭”

巴斯基坦的“綠箭”雖然和口香糖沒什麼關係,但使用方法都是差不多的,那就是:“親,來一片(發)交個朋友唄?”小編相信80%的正常人類在沒來一發之前就投降了……還有在中東天天讓美帝上火的伊朗大鬍子獅子,它家裏一堆的仿製C801的“光明”反艦導彈。

坑貨丨

綜合以上這些,久而久之就讓很多小夥伴,有了天然的錯覺,那就是仿製武器是一條快速拉近與別人差距,提高國防工業水平的捷徑。但是,恰恰相反,仿製與山寨確實可以彌補部分國防空白,但對國防工業水提高非常有限,更不是一條快速拉進與其它國家差距的捷徑。

坑貨丨

事實也確實如此,逆向仿製拿着別人的成品來山寨確實很容易,但是時代在發展技術在進步,當你要對手頭產品進行改進的時候就會發現,當初仿製山寨的成品,你只能是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很多關鍵部件並不清楚可不可以改,改了有什麼危害,整體技術升級後這東西不動又有什麼危害,全都不清楚。

坑貨丨

很多仿製武器都是如此,比如海軍的“魚1”、“魚7”魚雷分別是在前蘇聯和美國魚雷技術基礎上仿製的,可前後都經過了不少技術難題,尤其是“魚7”從82年海軍決定在美帝MK-46基礎上仿製開始,直到94年才正式設計定型,前後花費了12年多的時間。

坑貨丨

GT25000燃氣輪機

當年,我們放着手頭現成LM2500不去仿製,而去選擇在烏克蘭DA80的基礎上去研製GT25000就是因爲當時我們只有16000KW的低功率版LM2500,仿製後再升級極其困難,最後不得不選擇放棄,而是用十多年從新搞28000KW的GT25000。

坑貨丨

中國人的自豪:殲十

而除了仿製山寨對原始設計改動極其困難、小毛病一大堆之外,最主要的是很難培養自己的新技術人才,殲十是國內第一個自主正向研製的戰鬥機項目,不僅爲國內航空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最重要的就是培養了一批優秀的航空技術團隊,可以說這是最難能可貴的。

-------------------------------------------------------------------------------------------

侵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