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近日,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下稱“中金所”)舉辦了2019年國債期貨策略交流會,財政部、人民銀行、銀保監會和證監會等部委代表出席會議,來自商業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基金公司、期貨公司、私募等共128家機構的代表參會。

此次會議上,東方證券、國金證券、平安證券、招商證券、國泰君安、海通證券、中信證券、廣發證券、天風證券、申萬宏源獲得了2018年度自營類國債期貨優秀交易團隊獎;敦和資管、中信證券、北京樂瑞資產、華寶基金、天風證券、創金合信基金、招商財富、工銀瑞信基金、青島以太投資、鵬揚基金獲2018年度資管類國債期貨優秀交易團隊獎;銀河證券、國融證券、上海從容投資、銀華基金-銀華財富資本獲2018年度國債期貨最佳進步獎。

據瞭解,2018年國債期貨日均成交4.5萬手,日均持倉7.92萬手,分別是上市初期的10.5倍、21.8倍,年成交持倉比維持在0.5附近,和美股等成熟市場水平相當,市場交易理性。2019年1-2月,國債期貨的機構投資者持倉量佔比達76%,目前已有75家證券公司、68家基金公司參與,覆蓋3000多隻資管產品。國債期貨上市以來,市場運行平穩,已成爲金融機構日益倚重的利率風險管理工具之一,成功融入國內債券市場的發展與運行之中。在國債承銷、做市環節,市場機構利用國債期貨及時鎖定承銷風險和有效管理存貨風險,促進國債發行和債券市場穩定;在資產管理領域,市場機構利用國債期貨管理產品市值波動風險,幫助客戶實現長期穩定的投資回報。

與會專家認爲,國債期貨作爲便捷高效的風險管理工具,是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下一步,應進一步完善國債期貨產品體系,積極推動商業銀行、保險公司等機構投資者參與國債期貨,並推進市場的對外開放。

中信證券固定收益部境內自營交易主管張惠梓表示:“近年來,機構參與國債期貨市場的交易策略不斷豐富,由期現套利延伸到曲線套利交易、跨品種套利交易等,以對沖國債現券、收益率曲線、政策性金融債和信用債中的利率風險,大大增強了國債收益率在金融資產定價中的基準作用,是健全國債收益率曲線的重要成果。”

鵬揚基金總經理楊愛斌表示:“國債期貨在產品體系、合約與規則、交易機制等方面的成熟度不斷提高,當前市場運行的主要矛盾是商業銀行和保險機構等現貨市場持債主體尚未入市,國債期貨市場規模有限。這不僅影響了商業銀行、保險機構管理利率風險,也制約了證券公司、公募基金等已入市機構參與程度的提升,期待商業銀行、保險資金儘快參與國債期貨市場。”

銀河期貨總經理助理馬凱表示:“經過5年多的實踐,期貨公司的人才隊伍、技術系統得到充分鍛鍊,具備服務大型機構參與國債期貨市場的能力。”(丁晉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