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立峯,喬桂明 利率平價下人民幣遠期匯率壓力測度與成因探析——以四種主要國際貨幣爲例

[摘要]隨着中國利率和匯率市場化改革不斷深入以及金融市場開放度的擴大,國際資本套利和套匯活動給中國福利造成的損失與金融風險不容小覷。在中國政府適度干預外匯市場並對資本項目採取一定管制的現狀下,人民幣遠期與即期匯差對國內外利差的反應不充分,且呈現非線性特徵。以人民幣兌美元、歐元、日元或英鎊爲例,人民幣即遠期匯差與國內外利差之間長期保持較大差距,人民幣遠期匯率壓力持續存在。風險溢價和市場風險理論均無法很好地解釋遠期壓力現象,而央行外匯干預和套利受限理論能較好揭示出外匯干預和資本管制對人民幣遠期壓力的非線性影響。因此,爲防範國際金融風險,中國須漸近式開放資本項目,引導市場對人民幣匯率形成理性預期,在風險可控前提下深化金融市場改革。

[關鍵詞]抵補利率平價;非線性;外匯干預;資本管制;監管創新

王 軍,王 昆 金融創新促進產業升級的路徑、機理和效應——以山東省爲例

[摘要]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經濟發展要實現新舊動能轉換和產業轉型升級,離不開金融創新。山東省金融創新影響產業升級主要通過刺激消費需求、影響資本配置、促進科技進步三條路徑實現。當前金融創新通過促進科技進步帶動產業升級的路徑效應最大,而通過影響產業資本配置和刺激消費需求影響產業升級的路徑效應不顯著。同時山東省金融創新與其經濟規模總量不相匹配,金融要素對產業升級的直接作用相對較低。因此山東省要加大金融市場的開放程度,深度創新金融產品服務;建立科技金融市場的制度性有效供給,開展對科技創新型企業的精準金融市場服務;着力培育消費金融市場;根據產業發展的特定需求,定製特定的專業化金融服務,促進產業配置效率改善,以有效促進山東省產業轉型升級。

[關鍵詞]金融創新;產業升級;傳導路徑

陳見麗 基於註冊制視角的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改革研究

[摘要]註冊制的本質是發行市場化,在註冊制下,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必須適應高度市場化的要求,爲註冊制高效運行提供有力支撐。我國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歷經五大發展階段,制度體系日臻完善,但仍然存在制度體系不健全、強制退市指標過於寬鬆、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不到位、尚未實現退市常態化等問題。爲適應未來推進實施註冊制的需要,我國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改革應當以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爲中心,着力完善退市制度體系,夯實主動退市和強制退市制度基礎,提升強制退市制度對證券違法違規行爲的震懾力,同時做好強制退市制度與發行上市制度及重新上市制度的銜接,推動實現上市公司退市常態化。

[關鍵詞]註冊制;退市制度變遷;退市制度問題;退市制度改進

郭勁光 貧困救助的機制層次與機制關聯:研究證據與干預新思路

[摘要]隨着貧困攻堅階段的到來,對於貧困的認識和定位需要更加全面而深入的機制理解。機制構成爲四個層次,分別是生物/生理機制、行爲機制、社會心理機制及環境機制;在此基礎上闡述了機制間從兩兩機制交互到多重機制關聯的機制場域觀點;並且從單機制到多機制的視角給出了貧困救助的干預方向和建議。研究認爲,從機制層次和機制關聯的視角進行路徑思考,是在不失將貧困潛機制作爲基礎的前提下對貧困機制形成從微觀機制到宏觀機制的全面解讀和系統認識,這爲貧困救助政策的設計提供了邏輯基礎和科學線索,對於推動貧困研究範式的發展以及提高扶貧救助行動的科學有效性意義深遠。

[關鍵詞]貧困;社會經濟地位;機制層次;機制關聯;健康

王 娟 高質量發展背景下的新就業形態:內涵、影響及發展對策

[摘要]十九大報告指出,就業是最大的民生。新時代中國經濟發展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提高就業質量、增加人民收入成爲新時期我國面臨的重大挑戰之一。伴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在經濟社會領域的廣泛應用,新技術、新經濟、新業態在我國快速發展,並催生出新就業形態。當前理論界迫切需要回答的問題是:新就業形態是什麼,“新”在哪兒,帶來的影響是什麼以及政府、企業和個人應如何應對。新就業形態是新“技術—經濟範式”下的新就業模式,將在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方面發揮積極的作用,但對傳統的勞動關係和社會保障制度也提出了挑戰。在高質量發展背景下,要以高質量就業爲目標導向,從政府、企業、個人三個層面推動新就業形態的發展。

[關鍵詞]新就業形態;數字經濟;共享經濟;平臺型組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