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旁敲側擊,一種敲門磚,一種手段。在電影中的不爲人所知的片段,往往就蘊含着極爲豐富的知識要點,本次大溼爲大家蒐羅了一些電影領域之中不太文人所知的冷知識。

王家衛這個偏執狂,他所有電影的片名都是四個字?

記得有一次王家衛上《魯豫有約》,貌似是說這是個巧合,次數多了就像是個習慣。不過四個字的片名聽上去和看上去都很屌的樣子!

四個字是中國人很古老而自然的一種語言使用形式,詩經中就有大量四字結構,又如成語,寓意豐富而精幹短小,多四字結構,是一種很經典的語言習慣,而王家衛的性格偏向欣賞推崇傳統美學風格,拍片風格一以貫之,所以如此。

羅列一下他獨立導演的所有電影片名:旺角卡門、阿飛正傳、重慶森林、東邪西毒、墮落天使、春光乍泄、花樣年華、二零四六、藍莓之夜、一代宗師。

買了否冷,可冷可冷的電影冷門知識

世界上票房回報率最高的是哪部電影

在低成本創造高票房的電影史上,原本一直是《女巫布萊爾》佔據榜首的位置。不過,在2009年,由派拉蒙影業公司發行的《鬼影實錄》打破這個紀錄,僅憑1.1萬美金的製作成本,換回了全球1.97億的票房。回報率是17909倍。當然,這其中是排除了發行費用,發行費用可不少呢,派拉蒙公司可是花了一千多萬的發行宣傳費用。

十大高回報低成本電影排行:

1.《鬼影實錄》2009年,製作費用1.1萬美元,票房1.97億美元,回報率17909倍。

2.《女妖布萊爾》1999年,製作費用3.5萬美元,票房2.48億美元,回報率7094倍。

3.《詛咒》2004年,製作費用218美元,票房66萬美元,3027倍。

4.《瘋狂麥克斯》1980年,製作費用20萬美元,票房1億美元,回報率500倍。

5《超碼的我》2004年,製作費用6.5萬美元,票房2953萬美元,回報率454倍。

6.《活死人》1968年,製作費用11.4萬美元,票房3000萬美元,回報率263倍。

7.《洛奇》1976年,製作費用100萬美元,票房2.25億美元,回報率225倍。

8.《美國風情畫》1973年,製作費用77.7萬美元,票房1.4億美元,回報率180倍。

9.《空中小姐》1969年,製作費用20萬美元,票房2500萬美元,回報率125倍。

10.《大人物拿破崙》2004年,製作費用40萬美元,票房4614萬美元,回報率115倍。

買了否冷,可冷可冷的電影冷門知識

爲什麼盜版電影免責聲明都是「請於24小時內刪除」?

我以前研究過24小時說法的來歷,首先這不是法律規定。下載盜版軟件和電影,在1小時內刪除和24小時內刪除沒有區別,都不能作爲免責理由。

不過我注意到國外律師事務所給網站發函要求刪除侵權鏈接時一般都要求在24小時內完成;而很多大型網站比如Google也承諾在收到可靠舉報後在24小時內刪除侵權內容。根據美國《數字千禧年版權法》(DMCA)中的“避風港原則”,只要網站在接到權利人的通知後,及時刪除侵權內容,就不用承擔侵權責任。

所以“24小時刪除”的說法可能和通知刪除侵權鏈接的律師函有關,但和網站不同,盜版軟件和電影的下載者不受“避風港原則”保護,所以24小時內刪除也不能免責。而該免責聲明也沒有法律效力。

買了否冷,可冷可冷的電影冷門知識

爲什麼通常視頻播放器中用“三角”表示播放?

通常播放器中用“三角”表示播放,是因爲這樣:

無論是錄音帶還是錄像帶,如果要從頭播放,都是左邊的輪盤剩餘磁帶更多,結構上很像一個向右三角形;播放時左邊輪盤將磁帶傳送至右邊輪盤,方向上也是指向右的。

所以快進是兩個向右的三角形(表示加速傳送),快退則是方向相反的兩個三角形。

停止鍵(方塊)的實際上是一個block,大致可以看做是這樣來的:

這是卡帶錄音機的卡帶倉內的構造(真是暴露年齡啊)。看到兩個轉軸正下方的那個金屬的方方的東西了沒?那個是卡帶錄音機的回放磁頭(左邊那個白色的是錄音磁頭)。

如果開始播放,磁頭會提上來接觸磁帶。停止播放時,磁頭會退下,離開磁帶。所以這個block 標誌(方塊)表示播放停止還是蠻形象的。

最後說說暫停鍵吧,暫停鍵是兩條短粗豎線,起源於詩歌和樂譜結尾的停頓標誌Caesura。Caesura在樂譜裏是傾斜的兩道,在詩歌裏是豎直的兩道。

買了否冷,可冷可冷的電影冷門知識

國產電影票房必須達到成本的多少倍,纔能有賺錢的可能性?

中國電影業對於票房分賬的基本規則如下:

1.影片所有票房收入計入電子售票系統,數據統一彙總到中國電影事業專項資金辦公室(簡稱專資辦)。以專資辦的統計數據作爲各方分賬的依據。

2.所有影片收入首先繳納 3.3%的特別營業稅,及 5%的電影事業專項資金。剩餘的 91.7%認定爲一部電影的“可分賬票房”。

3.可分賬票房中,電影院及院線提留57%,中影數字提留1-3%的發行代理費。剩餘的 40-42%歸於電影製片方和發行方(大部分情況爲 40%)。

4.影片的發行方會收取歸屬製片發行方部分票房的5-15%作爲發行代理費用。即爲可分賬票房的 2-6%作爲發行代理費。

5.很多情況下,發行方預付影片的宣傳發行費用,這時發行方會收取12-20%的代理發行費。如果發行方承諾發行保底、買斷髮行、預付製作費用等方式,將收取更高的發行代理費用。

6.部分影片同檔期處於競爭劣勢,出於增加影片排映場次的目的,給影院及院線承諾票房返點。返點一般佔到可分賬票房的 3-5%。

7.製片方回收的票房回款公式爲:1x(1-0.033-0.05)x40%x(1-0.1)=0.33 爲一般情況下的製片方分賬。

以上情況爲例,一部最終票房 1 億的影片,回收的票房回款爲3300萬左右。

1000萬美金,也就是這做成本6000 萬人民幣,目標票房2 億以上,在中國做電影宣發合理的宣發成本是目標票房的10%上下。也就是再拿出 2000萬左右作爲宣發費用。總成本是8000 萬人民幣,不考慮其它回收渠道的話,按上面的算法,確實要2.4 億才能回本。

買了否冷,可冷可冷的電影冷門知識

印度電影爲什麼都很長,並且每部都有歌舞呢?

說起印度電影,都會想到歌舞元素,幾乎一部不落。就說當年獲得奧斯卡最佳電影的《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原以爲英國導演,這下總該不跳舞了吧,萬萬沒想到啊,就在結尾也得補上那支遲來的舞蹈。

因爲印度一年中大部分的時間都很炎熱,觀衆們希望能在電影院裏一邊乘涼一邊打發時間。尤其是對於最廣大的貧民來說,花一筆小錢在某個鄉鎮破電影院裏待上半天看美女跳舞是他們最大的享受。電影時間太短,觀衆就會覺得沒意思。

早期的印度電影製片商爲了迎合大衆這一需求,通過在電影中加入大量人民羣衆喜聞樂見的歌舞以增加片長(業界良心啊!而且在攝影棚拍攝歌舞的成本很低)。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印度電影的這種固定類型風格。

3小時的電影,中場還會有十五分鐘的休息時間,大部分人都會離場去櫃檯買零食、小喫。

買了否冷,可冷可冷的電影冷門知識

世界上票房最高的電影是哪一部?

《阿凡達》的票房爲世界之最,全球電影票房歷史排名第一。

《阿凡達》以17天的時間,全球票房突破10億美元,爲歷史速度之最。全球第一部票房突破19億美元並一路到達27億美元的影片。

2009年的全球票房27.517億美元,其中中國內地的總票房爲13.3億人民幣。在北美的票房是7.497億美元。

其導演卡梅隆的上一部電影《泰坦尼克號》是這一紀錄的保持者,然而十年之後,用自己的另一部電影打破了這個神話。難怪卡梅隆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發言:我是世界之王。

不過,考慮通貨膨脹因素,票房最高的電影爲1939年的史詩巨片《亂世佳人》,當時取得了近4億美元的票房,那可是在二戰之前,差不多相當於現在的60億美元,第二名是1977年的《星球大戰》,第三名是1965年的《音樂之聲》。

而1997年的《泰坦尼克號》可以排在第五位,總票房最高的《阿凡達》只能排到第14位,位列1959年的《賓虛》之後。

買了否冷,可冷可冷的電影冷門知識

華語著名男性導演的妻子都從事什麼工作?

國內十大導演:

陳凱歌:第一任妻子姓張,後與洪晃結婚,離婚後娶了演員陳紅。陳紅目前爲其製片、御用女演員。

張藝謀:跟女工肖華離婚,當年差點娶了其御用女演員鞏俐。2011年與陳婷結婚,育有二子一女。

馮小剛:跟護士張娣離婚後,娶了演員徐帆。徐帆爲其御用女演員。

姜文:跟法國太太桑德琳離婚後,娶了演員周韻。周韻爲其御用女演員。

王家衛:夫人陳以靳,王家衛要拍《阿飛正傳》,她幫他拉來幾千萬。王家衛所有電影的出品人。

吳宇森:夫人牛春龍,兩人曾是同事,同甘共苦至今。

徐克:夫人施南生,寰亞公司副總裁,香港電影工作室總裁,徐克電影的製片人。目前已離婚。

陳可辛:夫人吳君如,業內明星,陳可辛的強大臂助。

劉偉強:夫人Angela,中英混血,電影策劃人,目前育有三子一女。

王晶:夫人不是圈中人,兩人結婚早,王晶24歲就爲人父。結婚30多年未離婚。

相比較,內地的幾位導演都經歷過離婚,這在某種程度上和文化大革命有關,當時很多婚姻相對盲目,並非自由戀愛。

買了否冷,可冷可冷的電影冷門知識

有沒有拍攝時間與電影時間完全重合的電影?

一部《俄羅斯方舟》,200年蘇俄近代史。

實在佩服不加任何剪輯的單個鏡頭完成的那麼長的電影,雖然故事時代的穿插有些勉強,但是它的成功是偉大的。 換句話說,沒看過《俄羅斯方舟》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兩千演員,三百年,三十五個房間,三個交響樂團,排練七個月,一個鏡頭。博物館只給劇組兩天時間,於是四十個電工花費二十六個小時在三十五個房間裏布光,然後,德國攝影師提爾曼·巴特納在九十多分鐘的時間裏扛着三十多公斤重的高清晰索尼數碼攝影機一口氣完成了所有畫面的拍攝。我只能說,這幾個傢伙太牛掰了。

買了否冷,可冷可冷的電影冷門知識

被影迷津津樂道的“麥高芬”是一種很玄的電影手法?

麥高芬出自1966年出版的弗朗索瓦·特呂弗對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的經典訪談錄,希區柯克以這樣解釋:這是一種旁敲側擊,一種敲門磚,一種手段,通常人們稱之爲“魔術的機關”。您知道,吉普林的間諜故事中,始終不變的情節是偷竊堡壘地圖。這就是“麥高芬”。“麥高芬”是人們給這類行動取的一個名稱,即偷竊……文件;偷竊……材料;偷竊……祕密。實際上,這沒有什麼意義。邏輯學家想在“麥高芬”中尋找真相是無意義的。在我的工作中,我總是想,“文件”,或者“材料”,或者建造堡壘的“祕密”,對於影片人物應是極其重要的,而對於我這個敘述者而言,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所以按照希區柯克的說法:“麥高芬其實什麼也不是。”簡單地說,麥高芬就是“虛晃一招”,存心唬觀衆來的。

舉個例子:一個女會計,被男人騙了,偷了老闆的錢,然後和男人約定遠走高飛。男人爲了躲避警察不能和她一起成行,女人單獨上路。中途疲累,女人投宿小旅館。被不明人士殺死。警察破案,原來旅館主人是個精神變態。

這個故事其實就是希區柯克的《驚魂記》,第一段落,就是麥高芬,那個捲款潛逃的劇情,後來完全不交代,好像導演忘記一般。

其實,麥高芬不是什麼牛b的技巧,只是被希區考克說的活靈活現,加上楚浮一干信徒大作文章,成了許多影迷津津樂道之事,說透了,也就是簡單的敘事技巧。中文裏面,可以找到一堆類似的名詞:故佈疑陣、聲東擊西、故弄玄虛、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掩人耳目、虛虛實實……每個都能被拿來,解釋麥高芬。

買了否冷,可冷可冷的電影冷門知識

我是可萌可二可犯賤的電影師叔,立足於做中國最好的娛樂分享師,如果你正被苦逼的生活所折磨,就快來關注電影師叔吧,保準讓你的生活從此“娛”衆不同。立即關注,瞭解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