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飲食科普 | 袋裝奶的祕密你知道嗎?

每天早上起來,袋裝奶應該是不少人早餐的必備選擇吧?既保留了盒裝奶的營養美味,又具有價格便宜、便於攜帶的優勢。那麼,喝了那麼久袋裝奶的你,知不知道透明袋裝奶和非透明袋裝奶的區別呢?袋裝奶究竟適不適合加熱呢?

袋裝牛奶包裝的祕密

爲什麼大部分牛奶,都用不透明的包裝?

很多人都說牛奶用透明袋包裝看起來好看多了,那爲什麼之前大部分牛奶都不選用透明包裝呢?

其實這盒牛奶的屬性有關係,因爲牛奶不太喜歡陽光。如果牛奶被陽光長時間地直接照射,會無情的破壞牛奶中的營養成分。

比如說,陽光照射超過兩小時以上,牛奶中的核黃素就會損失一半,而核黃素被陽光照射,轉化成熒光黃素,還可能會進一步破壞牛奶中的維生素C而且陽光也同樣會破壞脂肪的狀態,導致脂肪上浮,甚至使牛奶產生一些異味。

圖 / 百度百科

透明袋裝奶會更新鮮嗎?

透明袋裝奶並非更新鮮。

據報道,牛奶產品主要分爲兩種:一是“滅菌乳”,也就是大家通常說的“常溫奶”,經過充分加熱滅菌,一般可以在常溫下保存30天以上;二是“巴氏滅菌奶”,也被稱爲“鮮奶”,殺菌不完全,需要全程冷鏈,保質期較短,一般7天左右,風味比常溫奶要好一些,但價格稍貴。因此在多數消費者的印象中,“保質期短”等於“新鮮”。

從透明袋裝奶執行的生產標準來看,它屬於滅菌乳,但價格比普通滅菌乳高,其產品標籤提示:低溫、保質期28天。雖然把可以長期保存的食品保質期標短不違反國家標準,但這有可能誘導消費者“腦補”出產品更新鮮、優質。

圖 / 百度百科

不同的牛奶包裝取決於消毒方式

我們到超市去購買牛奶的時候,都會發現在牛奶的外包裝箱上都寫有利樂枕,包裝,無菌磚,無菌枕等,根據消毒方式的不同,也分爲巴氏滅菌和超高溫滅菌奶兩大類。

巴氏滅菌奶是採用72到85度加熱10到15秒的方法來進行消毒處理,超高溫滅菌奶採用135到145度的超高溫,保持四秒左右進行滅菌的牛奶,平時喝的常溫奶就是採用超高溫滅菌的方式,都是採用避光包裝。

一般來說,塑料瓶和紙盒包裝的多爲超高溫消毒,塑料袋裝的多爲巴氏消毒。

袋裝牛奶食用的祕密

袋裝牛奶可以放入微波爐加熱嗎?

現在的袋裝牛奶奶膜其成分主要是聚乙烯,直接把袋裝奶放進微波爐或開水中加熱,其在115攝氏度就會發生分解和變化,奶膜原來的性能發生改變,可能就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

如果包裝材料上沒有註明“可用微波爐加熱”的字樣,就不適合直接放入微波爐中,而必須先將牛奶倒入微波爐專用容器內再加熱。

同樣,直接將袋裝牛奶放進開水中加熱,也面臨着包裝遇熱分解的健康隱患。

袋裝牛奶可以倒出煮沸嗎?

袋裝牛奶也不適合煮沸飲用。飲用一杯約250毫升的牛奶,用煤氣竈加熱的話,通常是70℃的高溫煮3分鐘,60℃煮6分鐘即可。那麼用微波爐,1分鐘左右就行了。

有關專業人士認爲,因爲經過高溫滅菌,在保質期內,牛奶都不會產生細菌。如果高溫加熱,反而會破壞牛奶中的營養成分,牛奶中添加的維生素也會遭到破壞。因此牛奶儘量不要加熱飲用,作爲一種天然食品,牛奶經過殺菌後,不需任何加工,可直接供人食用。對孩子而言,更有利於其成長和發育。其實,超市等正規渠道中銷售的純牛奶,一般都經過消毒,有可靠的衛生保障,飲用時也無需加熱。如果怕涼願意喝溫牛奶,用溫水將袋裝奶泡幾分鐘就行了。

袋裝牛奶嘴撕引用有害嗎?

袋裝奶深受市民喜愛,嘴撕牛奶袋也成了市民的習慣。然而,因外包裝上印有很多圖案及文字,這些染料中多數含有鉛,長期口撕袋裝奶食用容易重金屬中毒,會影響血液和腸胃系統。

國際食品包裝協會食品安全專家董金獅表示,原則上來講油墨等染料是不可以直接入口的,現在不少純牛奶、酸奶、果味牛奶的包裝袋顏色很鮮豔,這也意味着包裝袋要使用更多的油墨,這有可能會加大油墨中重金屬和溶劑向包裝袋內遷移的機會。用嘴咬開包裝袋直接對着包裝袋喝牛奶,容易將油墨中的重金屬成分吸食入內,久而久之會造成安全隱患。

圖 / 百度百科

說了這麼多,袋裝奶還有什麼其它的“祕密”沒有揭開嗎?歡迎大家留言互動哦!

文章片段來源:搜狐健康、飲食養生網等。

❤️您的點贊,是小編辛勤運營的最大動力~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