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彼年

昨天下班,我去電影院看了《寶貝兒》,這部聚焦於棄嬰的電影,讓我哭成一個傻逼。

楊冪扮演的江萌從小就是一個棄嬰,患有先天無肛症的她被遺棄後,被寄養在一家無兒無女的老人家裏。

養父母拿江萌當親女兒,經過好幾次手術,江萌才活了下來。

但因爲養父早早去世,江萌只能和年邁的養母相依爲命。

爲了證明自己有能力報答養母,她拼命工作賺錢,她拒絕辦理殘疾證,因爲她覺得自己是健康的。

其實後遺症讓她經常腹痛,只能靠喫藥勉強維持。

她在一家醫院當清潔工,在這裏,她遇到了一個和她患有同樣病症的新生兒。

而此時,郭京飛飾演的孩子父親徐先生則面對着人生中最重要的拷問:

要不要救自己帶有先天缺陷的孩子。

救,傾家蕩產,孩子依然會有痛苦的後遺症。

不救,讓孩子安靜離去,承受喪子之痛。

他年近四十,孩子來之不易,但是孩子天生殘疾,如果救,他將一輩子生活在痛苦之中!這個本來就不富裕的家庭也會遭受毀滅性打擊。

他選擇了放棄,同時隱瞞了妻子。

但隨後各種譴責接踵而至,他的門口還被漆上了“殺人犯”三個字。

他大吼那些譴責他的人:

你們知道嗎,我比誰都愛這個孩子,但是以後呢?

你們口口聲聲說要拯救這個小孩。你們想過他以後嗎?他沒有以後了。你這是在往我傷口上撒鹽啊你要曉得!

他們站在道德的巔峯去讓父母接受悲慘,真的是對他們好嗎?這個天生缺陷,後遺症纏身的孩子即使活下來能否活的幸福?

正如片中江萌的好友小軍所說:

活下來又有什麼用呢?還不是跟我們一樣。

跟他們一樣很難找到工作,跟他們一樣備受歧視,每個有缺陷的孩子的一生註定和健康孩子不一樣。

但是江萌始終相信:“沒有哪個媽媽是不要自己的小孩子的”,她不斷的去找徐先生,不斷的想說服他改變主意。

正是因爲她的堅持,江萌在影片中有那麼一絲“招人厭煩”。

勸說無果,她冒着10年有期徒刑的風險,在夜裏偷走了孩子。

或許是被江萌打動了,徐先生答應救孩子,但是最終,孩子還是死掉了。

當落魄的徐先生告訴江萌孩子沒了的時候,他的內心對江萌大概是一種難以言表的恨。

徐先生好像在說:你讓我的家庭遭受無端非議,讓我們痛上加痛,但是呢?孩子還是沒有了!

江萌沒有說話,或許她在想是不是自己的堅持從開始就是錯的。

到底誰對誰錯,影片沒有給出答案,而是留白讓大家去思考。

而對於大家來說:

徐先生那種狠下心放棄孩子的心痛和江萌那種拯救孩子的善良一樣惹人心疼。

《寶貝兒》導演劉傑的一個朋友,就曾經面對着同樣的人生拷問:

是否要放棄身患重度腦癱的親生骨肉。

醫生給了他三天時間考慮。

經歷了三天痛苦掙扎,他最終選擇了堅持,因此妻子放棄了自己的事業,全心全意照顧孩子,之後的生活狀況可想而知。

如果你的孩子生下來就有嚴重缺陷,你會選擇救還是不救?

就像電影海報上的那句話:如果我不完美,是否還是你的寶貝?

1988年,一位叫鄒翃燕的母親在醫院產下一名男嬰,因爲宮內窒息,孩子生下來就下了好幾次病危通知。

醫生勸她放棄,“孩子之後不是死就是癱”。

——過腦不忘單詞教研組嚴重推薦" data-src="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8DoQ2HTrG9wTiapq5Uzq25mfNUgWKb2EibcMOAtibiaFu5bZq9pAasM3tAwgFonDRcEQgt8La5d7nD1q2TFEoDQxTg/640?wx_fmt=jpeg" data-backw="558" data-backh="612" data-before-oversubscription-url="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8DoQ2HTrG9wTiapq5Uzq25mfNUgWKb2EibcMOAtibiaFu5bZq9pAasM3tAwgFonDRcEQgt8La5d7nD1q2TFEoDQxTg/640?wx_fmt=jpeg" _width="100%" src="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8DoQ2HTrG9wTiapq5Uzq25mfNUgWKb2EibcMOAtibiaFu5bZq9pAasM3tAwgFonDRcEQgt8La5d7nD1q2TFEoDQxTg/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crossorigin="anonymous" data-fail="0">

孩子渾身發軟,口水直流,2歲才學會行走,6歲才勉強會跳。

但是鄒翃豔沒有放棄,她給孩子買來一切對康復有幫助的器械,不管天氣多麼惡劣,都要堅持去醫院給孩子做康復。

有一次暴雪,鄒翃燕摔得全身是傷,但她顧不上自己。

醫生勸她別來,她說:沒事,爲了孩子。

作爲教師,她的工資難以爲繼,她就多做三份兼職,每天凌晨回家。

學生到她家看到漏雨的房子,還有一邊給兒子按摩還要一邊用腳洗衣服的老師,她問:

老師,你這麼苦,難道沒有哭過?

她說:我還真的忘了,看來苦和累還是有好處的,我根本沒時間去哭。

在她的堅持下,那個曾經被醫生放棄的孩子,最終考上了北大法學院,然後又以優異成績從美國哈佛大學畢業。

所有人都把她和孩子稱作“母愛的奇蹟”。

面對有缺陷的孩子,有的父母選擇了堅持,有的父母選擇了放棄,到底誰對誰錯?

《寶貝兒》的導演劉傑說:

我們用很長時間去尋找答案,最後發現,根本找不到。

在中國廣西,一個小姑娘在一出生就被親生父母遺棄在了醫院的臺階上。

在福利院生活了一年之後,她被美國媽媽領養,並給她取名“摩根·赫德”。

“我的中國媽媽呢?”面對孩子的問題,美國媽媽雪莉告訴小德:

“我不知道她是誰,但我知道她把你放在了醫院門口的臺階上,希望你能儘快被人發現、好好照顧。

她一定非常愛你,但是有不得不放棄你的苦衷……”

很快,小德就展現出了在體操上的天賦,雖然經濟困難,雪莉依然全力支持,並在資金緊張的時候發起網絡衆籌。

爲了小德能夠更加順利的完成訓練,雪莉離開了自己工作了30年的診所,換了一個離家近的工作。

功夫不負有心人,小德經過刻苦訓練,終於在2017年獲得世界體操錦標賽女子全能世界冠軍!

雖然小德在美國生活的非常好,但一提起自己的親生父母,還是止不住流下眼淚。

或許有人會說,拋棄孩子的父母不配當父母,但就像她的美國媽媽所說的那樣:

父母一定非常愛你,但她一定有不得不放棄你的苦衷。

先天性缺陷的新生兒數量是非常巨大的,丸子媽在網上找到了一組數據:

我國每年出生後患有先天性缺陷殘疾的孩子,大約佔全部新生兒的5.6%,每年新增的出生缺陷數約100萬例,平均每半分鐘就有一個出生缺陷兒降生。

天后王菲的女兒李嫣,就是一個先天性脣裂患者,王菲懷孕五個月,他們就發現了女兒的病症。

一出生,李嫣便被送往美國治療,出生三個月時,李嫣做了第一次手術。

那次手術從白天做到晚上,總共用了七八個小時。之後的李嫣又做了兩次手術,手術需要全身麻醉,但李嫣狀態很好。

經過幾年的修復,李嫣已經成長成爲一個美麗,有氣質的大姑娘了,之前還參加了巴黎時裝秀。

她的氣質和自信打動了很多人。

或許是因爲她出生在一個在教育、財力都具備的家庭裏,她的命運會和另外一些先天性缺陷的孩子有些不同。

導演劉傑曾經在北京郊區的一家福利院裏發現了許多被遺棄的殘疾兒童,整個村子裏共有多達1200個殘疾孤兒正在被寄養。

我有個朋友,結婚四年沒有孩子,好不容易懷孕,孩子生下來卻因爲窒息瀕臨死亡。

醫生告訴她,孩子活不久了,繼續堅持的話孩子有可能終生殘疾,放棄的話孩子會在三天內安靜離去。

朋友最後選擇了放棄,她對我說:

她不止一次夢到孩子,孩子在耳邊對她說:媽媽,我喘不過氣了,她在夢中解開了綁在孩子脖子上的帶子,孩子隨後越飄越遠……

你說,她的選擇錯了嗎?

他們也曾備受煎熬,也曾想豁出命來讓孩子活下來,但在現實面前,那個決定顯得那麼的蒼白無力。

江萌曾說“沒做那個媽媽是不想要自己的小孩子的”。

她說的對,但是在現實條件面前,他們的那句:“孩子,對不起”也是被逼無奈。

他們或許會受到道德的譴責,也有人會質疑其行爲合法性,但你要知道,在這個過程中最傷心欲絕的還是爸媽。

看完電影,朋友安慰我說:

或許那些有缺陷的孩子根本不想來到這個世界。

對啊,這個世界上的很多問題,本來就是沒有明確答案。

我見過有重度缺陷,父母依然堅持的孩子,他雖然四肢殘缺,智力低下,但從他清澈的眼眸裏,我聽到了一個聲音:

爸爸媽媽,雖然我從生下來就不完美,但我感謝你們沒有丟下我。

我也見過福利院裏那些因爲缺陷被棄養的孩子們,雖然父母的愛對於他們來說有些陌生,但我依然聽到他們說:

爸媽不要我,我絕對不會怪他們,因爲我不想成爲累贅,我希望爸爸媽媽能過得輕鬆,幸福。

如果你的孩子生下來就有嚴重缺陷,到底救還是不救?

我覺得,救或者不救或許沒有答案,但遺棄孩子卻是父母極度不負責任的表現。

既然你生下了他,就應該負責到底,即使孩子即將離開,也請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最溫暖的愛。

〖歡迎轉發、評論和點贊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