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河南省开封市七盛角民俗文化街入口不远处,三五成群的游客,争相与壹脉非遗文化馆门口“迎宾”的两个一人高的泥人合影。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宋室风筝”第五代传承人宋天亨父子在自家展位前讲述着风筝的制作技艺。

壹脉非遗博物馆:

千年历史留下祖先创造的智慧

在河南省开封市七盛角民俗文化街入口不远处,三五成群的游客,争相与壹脉非遗文化馆门口“迎宾”的两个一人高的泥人合影。此刻,民间手艺与民俗街相映成趣,浑然天成。

步入非遗馆,五彩斑斓的的泥泥狗散发着生命的色彩;俏皮的泥塑“马上封侯”表达着对人们的美好祝愿;精神矍铄的二夹弦传承人田爱云正在给游客表演,唱腔纯正,韵味醇厚,火红的围巾正如她对二夹弦的满腔热情;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宋室风筝”第五代传承人宋天亨父子在自家展位前讲述着风筝的制作技艺;宋绣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素花为游客介绍着正在她的宋绣艺术馆里展出的作品《清明上河园》和《洛神赋》……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见证,而传承人是非遗的活性载体,他们像国宝一样珍贵。” 壹脉文化创始人张晓立说。“非遗馆为我们更好地传承风筝制作技艺搭建了平台,让我们把传统的风筝制作工艺更好地呈现给更多的人。”宋天亨老人开心地说。如今,壹脉非遗文化馆已经成为开封市文化地标七盛角文化民俗街的“地标”。“走到这一步,并不容易。”张晓立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