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水从远古走来,滔滔不绝,它既是一条美丽的自然长河,又是一条神圣的文化大河。之所以说神圣,因为中国农耕文化发端于耒水流域。

“耒”字源远流长。《说文解字》谓 :“耒,手耕曲木也。”清人李元度重修《南岳志》卷十引《湘衡稽古》云 :“今桂阳县北有湛江,其阳有嘉禾县。相传炎帝之世,天降嘉禾,帝拾之以教耕,以其地为仓,后置县因名嘉禾。”又《南岳志》卷十《湘衡稽古》:“(炎)帝之臣赤制氏作耒耜于郴之耒山。”耒山,在今汝城县内耒水支流浙江河畔。而在耒阳,神农创耒、神农在耒阳播种五谷、尝百草的传说流传更广。

耒水支流众多,水路发达。遥想当年,炎帝神农乘一叶扁舟,沿汉水向南长途跋涉,一进入耒水流域,就被这块肥美的土地所吸引。从此,他泛舟河面,走访田原,攀登山岭,种植五谷,遍尝百草,初兴贸易,在这里度过了一生中最后的岁月,最终以 168 岁高寿老死在湘南,安葬于耒水之东的炎陵县。

炎帝神农氏,18 世纪《历代帝王圣贤名臣大儒遗像》彩绘插画。

神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的故事,最早见于《古史考》,其后历代典籍均有记载。相传炎帝发明了稻、黍、稷、麦、菽五谷种植技术后,因土地十分板结,种植的五谷往往枯萎。为了破解这道难题,炎帝与其臣垂沿湘江逆流而上,来到耒水下游处一个宛如“金线吊葫芦”的地方。正巧,河岸有位中年汉子用一根木棍撬开石块在捉肥蟹。炎帝接过木棍连撬几块石头,发现比手扳省力多了。再把木棍往土块上一插,再一撬,那板结的土块立即松散开。炎帝联想到野猪拱土的姿势,心想 :要是把木棍弯曲,用于耕地,多省力啊。他受此启发,遂命垂制作耒耜翻松土地。不料,木棍太硬,刚弯曲下去就折断了,怎么办呢?炎帝冥思苦想多日,未能找到让木棍弯曲而不断的方法。某晚,他信步来到一户农家,见一妇女将湿木用大火烘烤,竟能随意弯曲了,炎帝茅塞顿开,赶紧要垂弄来一个好木棍,仿照妇女烘烤法,成功创制了一柄适用的耒。这就是“揉木为耒”。炎帝亲自下地使用耕作,不断改进,定准了耒的长短尺寸,还把下端尖叉改削成上宽下窄的锋面耜,这就是“斫木为耜”。耒的总长六尺六寸,底长一尺一寸,中央直者三尺三寸,勾者二尺二寸,耒下向前曲处接耜。这一规格刚好适宜平均身高七尺的男人,使用起来得心应手。

也有传说炎帝是在汝城县的耒山“揉木为耒”。我想,远古时代地广人稀,行政区域划分也模糊,神农炎帝无论是在耒阳还是在耒山“创耒耜”,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位中华民族先祖是在耒水流域“创耒耜”。从此,耒为柄,耜为铲,当地百姓开始掌握耕播之法,培育五谷,逐渐开创了中华农耕文明。为了纪念这一伟大创举,炎帝遂将这条河流命名为“耒水”,并加封推广耒耜立下巨功的垂为“垂神”,捉蟹汉子为“耒神”。

耒耜,明代《三才图会》插画。

公元前 221 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实行郡县制,将耒水流域的广阔地区置为两个县 :耒阳、郴县。后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从耒阳、郴县陆续分离出桂东、桂阳、嘉禾、临武、汝城、便县(永兴)、宜章(义章)、资兴(兴宁)、蓝山、常宁等众多的县。

公元 63 年,东汉永平年间,耒阳县城一个姓蔡的小山村,一个男孩诞生了。孩子的父亲叫蔡瑜,世代书香门第。在祭拜神灵后,蔡瑜给孩子取名蔡伦,字敬仲。蔡伦从小就很聪明,好学,七岁能吟四书五经,十三岁已经把司马迁的《史记》通读。不幸的是,就在蔡伦十三岁的时候,蔡瑜因卷入一场政治斗争与妻熊氏双双被杀,蔡伦被籍没入宫做宦官。坚强的蔡伦没有沉沦,而是忍辱负重,在险恶复杂的皇宫中站稳了脚跟,后来得到汉和帝信任,由小黄门提升为中常侍,参与国家的机密大事。他还做过管理宫廷用品的官——尚方令,监督工匠为皇室制造宝剑和其他各种器械。在和工匠们的频繁接触中,劳动人民的精湛技术和创造精神,给了他很大的影响。

蔡伦画像

当时,人们用竹简和木简写字,显得十分笨重,尽管有轻薄的丝帛纸,但丝帛太贵,不可能大量生产,普通百姓根本用不起。怎么办呢?蔡伦突发奇想,改进造纸术!在汉和帝的支持下,蔡伦回到家乡,在耒水边挖一水池,用树皮、麻头、破布和破鱼网等东西作原材料,经过一次次失败,锲而不舍,历尽艰辛,终于在东汉元兴元年(105),用树皮成功造出人类历史上第一张植物纤维纸。汉和帝下令在全国推广,称为蔡侯纸。人们尊称蔡伦为蔡子,他发明纸的水池,叫蔡子池。

一千年后,蔡伦造纸术传入阿拉伯国家,并慢慢传播到世界各地,大大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蔡伦发明造纸术因此名列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首。

蔡伦古法造纸

江河不枯,文明不朽。古老的耒水,宛若一条圣洁的文化大河,带着柔性、刚性、韧性,一往无前地奔流,亘古至今,滔滔不息,惠泽千秋万代。

选自《中国三峡》杂志2019年2月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