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水從遠古走來,滔滔不絕,它既是一條美麗的自然長河,又是一條神聖的文化大河。之所以說神聖,因爲中國農耕文化發端於耒水流域。

“耒”字源遠流長。《說文解字》謂 :“耒,手耕曲木也。”清人李元度重修《南嶽志》卷十引《湘衡稽古》雲 :“今桂陽縣北有湛江,其陽有嘉禾縣。相傳炎帝之世,天降嘉禾,帝拾之以教耕,以其地爲倉,後置縣因名嘉禾。”又《南嶽志》卷十《湘衡稽古》:“(炎)帝之臣赤制氏作耒耜於郴之耒山。”耒山,在今汝城縣內耒水支流浙江河畔。而在耒陽,神農創耒、神農在耒陽播種五穀、嘗百草的傳說流傳更廣。

耒水支流衆多,水路發達。遙想當年,炎帝神農乘一葉扁舟,沿漢水向南長途跋涉,一進入耒水流域,就被這塊肥美的土地所吸引。從此,他泛舟河面,走訪田原,攀登山嶺,種植五穀,遍嘗百草,初興貿易,在這裏度過了一生中最後的歲月,最終以 168 歲高壽老死在湘南,安葬於耒水之東的炎陵縣。

炎帝神農氏,18 世紀《歷代帝王聖賢名臣大儒遺像》彩繪插畫。

神農“斫木爲耜,揉木爲耒”的故事,最早見於《古史考》,其後歷代典籍均有記載。相傳炎帝發明了稻、黍、稷、麥、菽五穀種植技術後,因土地十分板結,種植的五穀往往枯萎。爲了破解這道難題,炎帝與其臣垂沿湘江逆流而上,來到耒水下游處一個宛如“金線吊葫蘆”的地方。正巧,河岸有位中年漢子用一根木棍撬開石塊在捉肥蟹。炎帝接過木棍連撬幾塊石頭,發現比手扳省力多了。再把木棍往土塊上一插,再一撬,那板結的土塊立即鬆散開。炎帝聯想到野豬拱土的姿勢,心想 :要是把木棍彎曲,用於耕地,多省力啊。他受此啓發,遂命垂製作耒耜翻鬆土地。不料,木棍太硬,剛彎曲下去就折斷了,怎麼辦呢?炎帝冥思苦想多日,未能找到讓木棍彎曲而不斷的方法。某晚,他信步來到一戶農家,見一婦女將溼木用大火烘烤,竟能隨意彎曲了,炎帝茅塞頓開,趕緊要垂弄來一個好木棍,仿照婦女烘烤法,成功創制了一柄適用的耒。這就是“揉木爲耒”。炎帝親自下地使用耕作,不斷改進,定準了耒的長短尺寸,還把下端尖叉改削成上寬下窄的鋒面耜,這就是“斫木爲耜”。耒的總長六尺六寸,底長一尺一寸,中央直者三尺三寸,勾者二尺二寸,耒下向前曲處接耜。這一規格剛好適宜平均身高七尺的男人,使用起來得心應手。

也有傳說炎帝是在汝城縣的耒山“揉木爲耒”。我想,遠古時代地廣人稀,行政區域劃分也模糊,神農炎帝無論是在耒陽還是在耒山“創耒耜”,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位中華民族先祖是在耒水流域“創耒耜”。從此,耒爲柄,耜爲鏟,當地百姓開始掌握耕播之法,培育五穀,逐漸開創了中華農耕文明。爲了紀念這一偉大創舉,炎帝遂將這條河流命名爲“耒水”,並加封推廣耒耜立下巨功的垂爲“垂神”,捉蟹漢子爲“耒神”。

耒耜,明代《三才圖會》插畫。

公元前 221 年,秦始皇統一全國,實行郡縣制,將耒水流域的廣闊地區置爲兩個縣 :耒陽、郴縣。後來,隨着人口的增長和經濟的發展,從耒陽、郴縣陸續分離出桂東、桂陽、嘉禾、臨武、汝城、便縣(永興)、宜章(義章)、資興(興寧)、藍山、常寧等衆多的縣。

公元 63 年,東漢永平年間,耒陽縣城一個姓蔡的小山村,一個男孩誕生了。孩子的父親叫蔡瑜,世代書香門第。在祭拜神靈後,蔡瑜給孩子取名蔡倫,字敬仲。蔡倫從小就很聰明,好學,七歲能吟四書五經,十三歲已經把司馬遷的《史記》通讀。不幸的是,就在蔡倫十三歲的時候,蔡瑜因捲入一場政治鬥爭與妻熊氏雙雙被殺,蔡倫被籍沒入宮做宦官。堅強的蔡倫沒有沉淪,而是忍辱負重,在險惡複雜的皇宮中站穩了腳跟,後來得到漢和帝信任,由小黃門提升爲中常侍,參與國家的機密大事。他還做過管理宮廷用品的官——尚方令,監督工匠爲皇室製造寶劍和其他各種器械。在和工匠們的頻繁接觸中,勞動人民的精湛技術和創造精神,給了他很大的影響。

蔡倫畫像

當時,人們用竹簡和木簡寫字,顯得十分笨重,儘管有輕薄的絲帛紙,但絲帛太貴,不可能大量生產,普通百姓根本用不起。怎麼辦呢?蔡倫突發奇想,改進造紙術!在漢和帝的支持下,蔡倫回到家鄉,在耒水邊挖一水池,用樹皮、麻頭、破布和破魚網等東西作原材料,經過一次次失敗,鍥而不捨,歷盡艱辛,終於在東漢元興元年(105),用樹皮成功造出人類歷史上第一張植物纖維紙。漢和帝下令在全國推廣,稱爲蔡侯紙。人們尊稱蔡倫爲蔡子,他發明紙的水池,叫蔡子池。

一千年後,蔡倫造紙術傳入阿拉伯國家,並慢慢傳播到世界各地,大大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程。蔡倫發明造紙術因此名列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首。

蔡倫古法造紙

江河不枯,文明不朽。古老的耒水,宛若一條聖潔的文化大河,帶着柔性、剛性、韌性,一往無前地奔流,亙古至今,滔滔不息,惠澤千秋萬代。

選自《中國三峽》雜誌2019年2月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