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南縣,有一位在上世紀60年代與黃繼光、雷鋒、焦裕祿齊名的英雄,名叫門合,他曾獲得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唯一一個特別稱號:“無限忠於毛主席革命路線的好乾部”。1967年9月5日,他帶領貴南縣塔秀鄉巴倉農場的27名工人裝制驅雲防雹土火箭時發生意外,爲了保護在場的27名階級兄弟的生命,門合猛撲到炸藥上,英勇就義。

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南縣,有一位在上世紀60年代與黃繼光、雷鋒、焦裕祿齊名的英雄,名叫門合,他曾獲得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唯一一個特別稱號:“無限忠於毛主席革命路線的好乾部”。七十年來,在貴南縣、在海南州、在青海省,一大批門合式的黨員幹部前赴後繼,以堅定的理想信念,強烈的責任意識,忘我的工作幹勁,紮根基層,帶領各族羣衆奮力書寫大美青海的新畫卷。

門合生於1928年,河北人。1948年參軍,曾任青海軍區某部二營副教導員。1967年9月5日,他帶領貴南縣塔秀鄉巴倉農場的27名工人裝制驅雲防雹土火箭時發生意外,爲了保護在場的27名階級兄弟的生命,門合猛撲到炸藥上,英勇就義。2018年,塔秀鄉巴塘村建起了“英雄門合紀念館”,去年12月正式開館。

行走在海南藏族自治州的這些天,我們結識了一大批“門合”式的優秀基層幹部——

他們中有熟記22個行政村各家各戶情況的鄉幹部,有被外出打工村民放心託付老人孩子的村“兩委”,有爲了讓大山深處的同胞搬進安全舒適新居而奔波的村幹部,有一輩子紮根林區,守護生態安全屏障的場長……更有一大批村黨支部,戮力同心,思脫貧,謀發展,因地制宜,團結各族羣衆齊心協力奔小康。一個個文明村、富裕村在三江之源崛起,一面面黨旗在河湟之畔高高飄揚。

採訪中,我們問過一個很low的問題:那麼一大羣羊放到草原上、山坡上,會不會到處亂跑,找不到了?胳膊上打着繃帶、一路陪同我們的青海新聞綜合廣播著名主持人李尤老師哈哈一笑說:有領頭羊啊!它會帶着羊羣找到最美味的鮮草。

#第二屆“訪大美青海,講海南故事,看藏區發展”全國廣播融媒體特別採訪活動# ​​

(江西綜合新聞廣播記者 鄭傑 青海報道;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