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明星的片酬,很多人都評價說實在是太高了,事實上近幾年有關明星天價片酬的議論也越來越多,而臺灣的一檔節目近期也開始討論起這個話題。

這檔節目還請來了臺灣知名藝人吳宗憲,首先是對方提出:既然製作費少能不能減少主持費用,並舉了《康熙來了》的例子說《康熙來了》製作費比別的節目高15萬(臺幣),這15萬多在主持人身上,能不能把這15萬削減掉?

吳宗憲作爲臺灣娛樂圈的前輩,說:“九孔領的錢永遠都不能跟湯姆克魯斯比,藝人他就像一貼藥,這貼藥喫了有用,再貴我也趴着求着都要買來。這貼藥不行的話,送給你你都不喫。所以藝人他是非常同工而不同酬的一個工作。”

而面對這個觀點,很多網友也表示十分同意。

“每個藝人都不一樣,怎麼可能同工同酬。想什麼呢。”

“藝人又不是流水線工人不不能量化的同工同酬。”

“其實比較簡單的理解方式是一般人工作是與單位間的勞動關係,而藝人主要是與投資人的勞務關係,同工同酬的規定是用來調整勞動關係的,勞務關係大多由市場來調節。”

其實在近幾日的電視劇圈,就有很多網友吐槽了片酬這一問題。

大爆劇《延禧攻略》中男主角聶遠的片酬比女主角吳謹言還少,據說真正到手的不到300萬,再看聶遠爲大家呈現出的演技,可以說是“性價比”很高了。

而之後播出的電視劇《天盛長歌》女主角倪妮的片酬竟然高達一個億,甚至比男主角咖位更高的陳坤還要多,因此這被網友調侃爲“真好賺錢!”

事實上在兩年前,就已經在央視的新聞裏說過片酬的問題了。

其中新聞點名批評了如懿傳的片酬,以及幾部電影,然後提到IP,帶過《盜墓筆記》,《青雲志》,《幻城》。

其實, 好萊塢一部電影裏演員片酬佔整體製作費用的10%-30%,韓劇一部影視劇的演員片酬佔整體製作的費用的20%-30% ,中國一部影視劇的演員片酬佔整體製作費有的50%-70%。

如今再看幾部大爆的電視劇和電影,參考一下各位藝人的片酬,大家覺得這個錢花的值嗎?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