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第一批外交官姬鵬飛和黃鎮的戰友情

黃震和姬鵬飛

1930年5月11日,蔣介石宣佈討伐馮玉祥閻錫山,中原大戰開始。6月,安徽桐城人黃鎮在同學何起鞏介紹下,趕到鄭州參加了馮部炮兵師。黃鎮畢業於上海美專,當過中學教員,被任命爲中尉參謀。同年11月1日,馮玉祥兵敗野。西北軍退至新鄉,被蔣介石收編爲國民黨革命軍第26路軍,到山東濟寧一帶駐防。同時,黃鎮被調到原馮玉祥部手槍旅季振同第74旅任上尉參謀。1931年3月,蔣介石驅使26路軍開赴江西“圍剿”紅軍。

新中國第一批外交官姬鵬飛和黃鎮的戰友情

姬鵬飛

22歲的山西人姬鵬飛,1910年出生,小學畢業後,到西安當學徒,後到陸軍醫院當看護,此時是74旅軍醫,認識了比自己大1歲的黃鎮。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全國逐漸掀起了抗日浪潮。26路軍原是馮玉祥舊部,是一支受過革命影響的部隊。總參謀長、共產黨員趙博生率領全軍1萬7千官兵舉行起義,開赴蘇區。在起義軍官中,有手槍旅(即74旅)的黃鎮、姬鵬飛。

劉伯堅代表中華蘇維埃中央政府和中央軍委宣佈,授予起義部隊以紅軍第5軍團的番號,任命季振同爲軍團總指揮,董振堂爲軍團副總指揮兼十三軍軍長。紅軍第五軍團剛剛成立時,中共中央派來了軍團政委肖勁光、政治部主任劉伯堅等政工幹部,加強對紅五軍團的領導。肖勁光向起義軍官們轉達了毛主席的意見:“對起義的軍官,願留下的,歡迎,組織他們學習,進學校,搞幹部教育;對要求走的軍官,歡送,發給路費,來去自願。”姬鵬飛、李達、王幼平、莫文驊、孫毅、蘇進和黃鎮等人都高高地舉起了手,表示要當紅軍。

不料,由於當時受到王明“左”傾路線的影響,實際執行時,主要負責同志提出了“要兵不要官”的口號,認爲連以上的軍官都是軍閥。所以儘管許多的軍官舉了手,仍然被“資遣返鄉”。黃鎮是少校幹事,姬鵬飛是軍醫,也屬準備“資遣”之列。

劉伯堅曾任馮玉祥的總政治部主任,在他的堅持下,留下了黃鎮、姬鵬飛、李達等人。

新中國第一批外交官姬鵬飛和黃鎮的戰友情

黃鎮

參加紅軍後,黃鎮到紅五軍團政治部宣傳科工作,姬鵬飛到紅五軍團第15軍軍醫處工作,兩人很少往來。1935年6月,紅一方軍在懋功地區和紅四方面軍勝利會師。當天晚上,舉行慶祝大會,會場設在一個天主教堂裏,裏面點着松油燈,到處一派通亮,黃鎮編導的頌揚毛澤東指揮藝術的獨幕話劇《破草鞋》是慶祝大會上的主劇。

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和張國燾等中央領導以及兩大主力紅軍官兵興致勃勃地觀看了節目。這出戏熱情歌頌了毛澤東的指揮藝術和紅軍的偉大勝利,辛辣地諷刺了國民黨軍圍追堵截的破產。看到敵人圍追堵截的結果,除了幾雙破草鞋,什麼也沒有撈到時,指戰員們激動得熱烈歡呼,掌聲不斷,演出獲得極大的成功。軍委衛生部保健局副局長姬鵬飛參加了慶祝大會,建國後,他依然難忘那一夜觀看《破草鞋》時激動人心的場面。姬鵬飛不僅喜歡看黃鎮編導的《破草鞋》,也喜歡黃鎮長征途中寫的《打騎兵歌》等革命歌曲。

1949年12月,黃鎮和耿飈、姬鵬飛、王幼平、韓念龍等人一起調到外交部工作。開始,他們住在解放飯店,後爲了集中培訓,黃鎮和耿飈、姬鵬飛、王幼平、韓念龍等人又搬到新華飯店。在參加集訓的人中,姬鵬飛、王幼平是參加寧都暴動的,和黃鎮認識最早。

這期間,他們經常去外交部老禮堂聽蘇聯大使、捷克斯洛伐克大使等介紹經驗,聽吳青、胡濟邦、閻寶航等有外交經驗的同志介紹情況,看文書格式展覽會,到北京飯店學習喫西餐;一起接受毛主席和周總理的接見。毛主席接見他們時說:“你們都是將軍,雖然不懂外交,不會外文,但是,還是要你們去幹外交,因爲你們首先跑不了。”周總理說:“雖然你們過去沒有幹過,而且授權有限,但是,只要你們努力學習,加強請示彙報,就一定能夠完成新的任務。”

黃鎮和姬鵬飛等人去勤政殿看毛主席接受國書時,大家躲在屏風後面,寧神屏息,看怎樣交國書,怎樣坐,怎樣講話。從勤政殿回來,大家演習了一番。學習班結束後,黃鎮被任命爲我國駐匈牙利首任大使,姬鵬飛任我國駐民主德國外交使團大使銜團長。此後,黃鎮曾任駐印度尼西亞大使,1960年任外交部副部長。姬鵬飛在任民主德國大使後,1955年任外交部副部長。他們兩人都爲新中國的外交事業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