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第一謀士:賈詡人稱毒士,三國時期曹魏的著名謀士,隨張繡歸順曹操。號稱搖搖扇子便能風起雲湧,略以小計,足以改變歷史軌跡的人。也是後來曹操背後的操盤手,成爲曹操智囊團的五大智囊之一。

三國亂世,羣雄並起,藉此時機揚名立萬的謀士及多,但是每個謀士也都不能百戰百勝,都會有過失,如;諸葛亮的街亭之失,周瑜的荊襄之失,而唯獨賈詡用計,百戰百勝。一句話形容賈詡的一生則是,順我者勝,逆我者敗。

在歷史上賈詡獻計諸多,有三計是令人沒齒難忘的,其中最爲顯著的第一個則是:長安之亂,當時長安瘟疫頻發加上天災人禍,戰亂使得民不聊生,百姓們死的死逃得逃,連漢獻帝只好逃離長安。造成這一切的後果原因,便是因爲賈詡貪生怕死,從而給百姓帶來如此的飛來橫禍,以至於長安之亂賈詡難辭其咎,亂世之爭也因此爆發。

賈詡第二次獻計便是在他投靠於張繡之後,張繡因爲不敵曹操,被迫投降於曹操,而曹操的變態大家也是知道的,曹操在張繡降侯,還想侵犯張繡的嬸嬸。張繡也算一方將領,此事焉能不了了之,即便嬸可忍,叔也不可忍。於是在賈詡的計謀之下,張繡帶領部下,在曹營發起兵變,使曹操措手不及,難以抵擋。而三國著名大將典韋,也因爲力保曹操逃脫而死在此戰役。甚至自己的兒子和侄子也死於此戰之中,甚至長子曹丕也差點命喪於此。這場策反是曹操損失多位大將和親信,甚至名震一時的典韋也因爲曹操的一己私慾,枉死於此。以至於後面的諸多大戰中,典韋沒有更多成名天下的機會,此兵變也是曹操敗的最狼狽的一次。

而賈詡第三次獻計則是爲了幫助曹操在當時滿腹經綸的曹植和長子曹丕之間進行選擇。

曹丕當時各個方面不比曹植,在侍從的建議下,去尋求賈詡的幫助。也因爲賈詡並非兩位世子的親信,立場也不傾向於誰,所以在曹操的面前,他的意見就極爲重要,而賈詡只用了一句話,便奠定了曹丕立爲太子的地位。曹丕也在繼位後,報答賈詡,便拜賈詡爲太尉,封魏壽鄉侯。賈詡曾建議曹丕應先治理好國家在討伐東吳,曹丕不聽,後無功而返。

賈詡爲何被後人稱爲“毒士”?原因如下,首先他眼光獨到,精準到位。做事精準,能找到事件的核心問題,令人防不勝防。且不計後果,這點和曹操很像,寧可負天下人,也要保全自己。即使天下大亂,也無所顧忌。縱觀全局,可以說,三國之所以成爲亂世,賈詡是必不可免的因素。

雖然賈詡不斷投靠他人,但是他厲害的地方也在於即便投靠的人陸續戰死,他卻總能在亂世中存活,且步步高昇。在亂世中不但能保住性命,甚至官爵步步高昇,妻妾成羣。他將亂世弄得如此混亂不堪,卻還能得以善終。也使得不得不佩服的五體投地!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