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冥灵”,是什么东西呢?实际上是一种大乌龟,有些书上解释“冥灵”;是一种植物,这是不恰当的。乌龟有很多种种类,“冥灵”就是乌龟的一种,这种大龟像海里的玳帽,尤其在长江以南比较多,所以叫“楚之南”。

有的乌龟千年可以不死,因为它们可以食气,有时候也吃一点小细菌。墙下压一只乌龟,它几十年上百年不吃东西,也死不了。它有时候把头伸出来,或者有小飞虫到它前面吞一口,吃一个小飞虫等于我们到大馆子吃了一顿大餐,也就够了。然后它饿了,头伸出来,吸一口气,可以憋很久,活得很长。

所以我们给人家做寿,不是送乌龟的标记,就是送白鹤的标记,这两种生物寿命都活得很长。所以庄子提出来“楚之南有冥灵者”,它可以活一千年,以五百岁为春天,五百岁为秋天。以我们来看,乌龟的寿命已经很了不起了,庄子说,还不足。

“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 中国传统的道家思想,“上古”有一种树,叫“大椿”,“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它的生命一万六千年。

这在道家看来不稀奇,所以中国的道家说,人练气养气的功夫修成功了,可以与“天地同修,日月同寿。”“修”就是长,跟天地一样的长,跟太阳月亮一样的寿命。

后世有些学者认为,“大椿”的生命一万六千年,不敢让人相信,他们的着书注解上,什么叫“大椿”呢?“椿”的拆字:木字拆成十、八,春字拆成三、八什么的,随便加一个数字一拼凑,然后认为,“大椿”是庄子假设的,不需要去考证它。

你管庄子说的是假的还是真的,反正树木的寿命,譬如我们阿里山的神木就活得很长。自己的知识经验有时候不到,因此把古人的许多东西曲加解释。庄子现在讲“大年”,由时间的比例,提到了动物和植物,然后讲到人。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彭祖”是中国有名的一个长寿者,他的名字叫,南方楚国人,据说活了八百岁。我们普通的小孩子都会讲彭祖年高八百寿。

彭祖是尧时候的人,在上古讲来,这个寿命不算小,不过也不长,跟老子比起来并不算长,在中国道家历史上,老子不晓得活到多少岁了,因为每一个时代他都出现,每个时代都变一个名字,我们现在所讲的老子是他周朝时期的名字,实际上不晓得他活了多少岁。

我们都晓得彭祖活了八百岁,不过中国人有个笑话,有一个老太爷祝寿,有人恭维说:“老太爷,您真有福气啊,您跟彭祖一样会长寿。”老太爷回答:“你拿彭祖来跟我比,那你小看了我。”这个人脸红了,老太爷不接受恭维。

于是问:“老太爷究竟要活多少岁呢?”我活一千岁啊!彭祖活八百,他少了两百年。”“那很难办了,历史上找不出这样的比方啊!”“那你读书才少呢,你不晓得!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哈!我就是祸害。”这位老太爷很幽默。

“众人匹之,不亦悲乎!”以彭祖活了八百年的年龄来讲,叫我们一般人跟他来比比,自己太渺小了,活了几十年,已经是老太爷,老太太了,很可怜,而且可悲。

这一段说明寿命时间的长短,是根据人的知识“比量”来的。庄子说一条鱼怎么变成大鹏鸟,不过中间插了那么多故事,就说明一个东西:你们不要不相信,因为人的知识范围有限,没有那么高的见地,所以境界、智慧的“比量”不同。

那么庄子下面就说明大鹏鸟由北极向南极飞的这一件事情,他又回转来,在下一段里头要作结论,当然不是全篇的结论。我们这样一研究,就晓得庄子的文章不是散漫,古人不是批评而是赞扬,四个字“汪洋徜徉”,就是博大,是形容庄子的文章看起来简直像大海一样伟大,像大海里的波浪,不晓得有多少波浪,但是归结起来还是大海。

庄子的文章我们看起来好像很散乱,东一下西一下,所以读《庄子》,读到后面忘了前面,不晓得他讲到哪里去了。但我们把这个逻辑抓住了以后,就知道《庄子》非常有规律的,还是在说一个主题──宇宙间一切的生命都是“物化”。(出自南怀瑾师《庄子讲记·逍遥游》14)

愿超越一切的平静与你同在!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