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抖音,相信很多小夥伴們都已經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即使沒有親身使用過,也一定在網絡上通過各種各樣的渠道看到過與其相關的文章和視頻,抖音已經滲透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儼然已經成爲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有理由相信,有相當大一部分人的一天其實是這樣度過的:起牀之後要刷抖音,下班之後也要刷抖音;喫飯的時候要刷抖音,走路的時候還要刷抖音;在臨睡之前,要是不聽一聽抖音上那略顯魔性的BGM,感覺都不會睡覺了。

對於某些“抖音重度沉迷者”而言,飯可以不喫,覺可以不睡,但是抖音覺不能不刷!

在全民皆抖音的當下,抖音所取得的成績着實讓人矚目。

正式上線於2016年9月26日的抖音短視頻,僅僅用了一年的時間,在2017年8月份的時候,就已經達到了視頻日播放量超過10億次,日活超過千萬。

進入2018年之後,抖音更是得到快速發展,具公開資料顯示,抖音在1月份時日活爲3000萬,到了3月份增長至7000萬,進入6月份後,其日均活躍用戶數已經突破了1.5億,月均活躍用戶數更是超過了3億。

2018年7月16日,抖音官方宣佈,其全球日均活躍用戶數超過了5億!

要知道,就全球而言,月活躍用戶量能夠達到4億規模的社交產品不過區區8款而已,除了新晉的抖音外,其他7款分別爲:Facebook、Messenger、WhatsApp、Instagram、微信、QQ和微博。

在這些產品中,Facebook上線於2004年2月,Messenger於1999年7月發佈,2009年5月WhatsApp上線第一個版本,Instagram於2010年10月上線,微信是在2011年1月推出的,QQ在1999年2月上線,微博誕生於2009年8月。它們中最年輕的一款產品Instagram,都比抖音早了6年之久。

至此,抖音以一介推出短短兩年的產品,成功逆襲無數短視頻行業的“前輩”、“大佬”,與上線達7年之久的快手一起,共同站在了國內短視頻行業兩大巨頭的位置上,甚至還穩穩壓了快手一頭。

不過,可能有超過99%的人並不知道,在2016年第一個版本上線的時候,抖音並不叫“抖音”,而是叫做“A.me”。直到三個月之後的12月22日,“A.me”發佈V1.2.2版本時,才正式將名字改成國人更容易理解的“抖音”。

如果沒有這次改名,仍舊使用“A.me”這個略顯生僻的名字,或許其早就泯然衆人矣,哪還會有現在的“抖音神話”?!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