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愿每个人都有活下去的希望。

电影《我不是药神》

电影的故事并不复杂,由徐峥主演的中年落魄男子程勇正处于人生窘迫期,父亲病重,离婚妻子要争孩子的抚养权,而他仅仅只在上海滩开了一家无人问津的印度神油店。而就在这样的时期,他遇到了由王传君饰演的吕受益——一位慢粒白血病患者,想让他从印度代购一种特效药(也就是仿制药),成本500元一盒,而国内却要4万多,吕受益开口说“我,等药救命”才真正向我们展开了一个既残酷又充满希望的故事!

是电影也是现实

电影还没上映前就受到了网友的广泛关注,而电影的取材就是来源于一个真实的事件。

图中为“药侠”陆勇

2015年轰动一时的“陆勇事件”也就是电影“我不是药神”的原型。2002年陆勇被查出患有白血病,为了活着,为了找回属于自己的健康,开启了漫长的寻药之旅。在这期间,前前后后的医药费就花了数十万,即使这样陆勇也想要继续活着,他在帮助自己的同时也帮助了很多跟他一样的病友。2013年陆勇竟因涉嫌贩卖“假药”,被警方带走。之后千余名白血病病友为其求情,法院最终“撤回诉讼”,还陆勇自由之身。陆勇当时被称为“印度抗癌药代购第一人”,对于当时身患白血病却买不起正版药的人们来说可能他就是“药神”吧!

不是“神”而是人

当痛苦来临时,无论是电影还是现实,我们都无法逃离。

电影中的人物,故事情节都会做一定的戏剧化处理,在电影表达上来说《我不是药神》里面的许多人物都不能算是清白的好人。生活的压迫让人变得扭曲,变得自私,就像徐峥扮演的程勇一样为了谋生变得狡猾、暴躁、麻木,对他人的痛苦往往也是冷漠的。可是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我们有感知痛苦的能力,当你感知到痛苦就能激发你心中那份恻隐之心,那就是人们最为良善的一面。

“我不是救世主,我要赚钱”

当影片快要收尾时,程勇为了寻找药物再次去到印度时,在一片烟雾中佛像被抬着与其擦身而过,看见佛像的那一刻才明白,能救人的,只有人。

争议,只因我们都是人

影片上映后,引起了网友的热议,不仅仅是因为电影的好坏,更多是题材——医药。

抗癌药格列卫

医药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国民共同关注的热点,而抗癌药物更加是我们热点中的热点。格列卫,一款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胃肠间质瘤的抗癌药,数年前,一月一盒(一盒120粒)的格列卫每盒2.5万左右,在很多省份并未列入医保,所以一年下来就需要30 万之多,对有于需要的家庭来说是一笔高昂的支出。即使展开了一系列的优惠,在中国实行买3增9的计划,一年的费用还是7万元,对于普通家庭来说长期每年支出7万还是负担极重的。所以,印度的仿制药就出现了,每盒售价只有1300元人民币,这种出现就好像濒临溺死之人看见救命稻草一样,那是生,是希望。

不过,在我国有专利法的保护是不允许仿制与销售的。所以,可怕的不是『病魔』而是『贫穷』,那些贫穷却又有生的需求的人,只能选择购买通过夹带铤而走险带来的药物了,这就是现实你认同也好,不认同也罢……

评论截图图片

一部好的电影可能不仅仅只是展现人间的残忍,而是在这之中让人们看到善意与希望。现实的1000余名的白血病患者为陆勇的请求,电影中目送程勇离开摘下口罩的患者,都是人们在表达着善意。

陆勇曾说过:我始终敬畏法律,感恩于时代的变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