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來國內消費市場並不是很活躍,從各項關於消費的數據來看,2019年1-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6064億元,同比名義增長8.2%。社零數據雖然有望在底部企穩,但尚在低位徘徊。

2019年2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5%。這是該數據連續四個月保持同比下跌。而我們經濟生活中消費的大件—汽車,其消費市場更是進入寒冬。可見,綜合來說當前國內消費市場並不是很活躍。

不過,從消費的另一面來看,雖然當前消費市場並不活躍,但從整體上對於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來說,消費已經成爲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2018年,最終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6.2%。

深度:穩定房價不讓房價上漲,讓居民敢消費,才能拉動中國經濟!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核心動力還將是來自於消費,而且服務業消費有待深入挖掘。

提振消費的能力,進一步帶動經濟增長

目前國內擁有超過4億的中等收入羣體,人均GDP近1萬美元,可以說我國消費市場前景廣闊,但從消費能力上來說,過去一些不確定因素影響着消費,導致消費能力減弱。

首先是人們對於經濟的下行壓力帶來的悲觀預期導致消費減弱,一般來說,消費的前提是收入及收入預期,當經濟面臨下行壓力時,對於收入及收入預期存在着不確定性,進而導致消費減弱。

其次是人們的負債影響到消費,從國際比較來看,我國居民負債率仍不算高,但我國居民負債率已經不低了,而我國居民負債的對象主要來自於房地產。房地產對於消費市場的擠出效應是存在的。

深度:穩定房價不讓房價上漲,讓居民敢消費,才能拉動中國經濟!

從近年來的情況看,“房住不炒”的理念深入人心,對於未來幾年,或將繼續堅持調控、防範化解房地產市場風險。穩定房價或者不讓房價上漲,對於消費來說是有利的一面。

從今年來的消費預期來看,對於提振消費已經有一些有利因素,從國內經濟大趨勢來看,國內經濟目前雖然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但是一些應對下行壓力的辦法也已經出臺和落實,包括穩健的貨幣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穩健的貨幣政策通過資金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積極的財政政策側重於減稅降費,不僅給企業減稅降費,減輕企業的負擔, 而且也對個人減稅,這相對於變相的增加個人收入,進而有利於提振消費市場。

綜合來說,今年國內經濟趨勢大概率是前低後高的行情,這在很大程度上能夠緩解人們對於經濟下行帶來的消費減弱。當然還有一些消費性補貼措施,都將有利於消費市場。

深度:穩定房價不讓房價上漲,讓居民敢消費,才能拉動中國經濟!

對於穩定國內消費市場,國內服務性消費的潛力仍需挖掘,畢竟我國經濟發展了數十年,人們的物質生活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而物質需求增長達到一定的瓶頸後增速將放慢,所以服務類消費恰恰是我國內需增長潛力較大的部分。

數據上來看,2018年居民人均消費支出中,服務性消費佔比爲44.2%,比2017年提高1.6個百分點。可以看出,當前國內服務性消費整體上較弱,繼續挖掘的潛力很大。而對服務性消費的挖掘,不僅是穩定消費增長,而且也是對經濟的正向作用。

其實,對於今年消費繼續成爲拉動國內經濟的核心,還來自於投資和淨出口的襯托,這兩架馬車拉動經濟的表現相對差強人意一些。而對於通過各種方式讓消費來拉動的經濟的辦法,能做到的還有很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