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市工商局聯合市食藥監局深入開展集中整治會議營銷專項行動 重拳出擊 讓“老年會銷”無處遁形

我市某“會銷”現場坐滿了老年人

一盒“免費”雞蛋、一場“專家會診”、一次“體檢贈送”、一聲“爸媽”……這些暖心的關愛,很可能是精心佈置的消費陷阱。

爲努力營造公正有序的競爭環境和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切實保護老年消費者合法權益,嚴厲打擊利用會議、贈送禮品、體驗活動和健康講座等形式違法推銷食品、藥品、保健品、醫療器械等產品的行爲,切實規範食品、藥品、保健品、醫療器械等產品市場營銷秩序,近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市工商局與市食藥監局聯合下發了《關於深入開展集中整治會議營銷專項行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明確將於近期在雨城區、名山區範圍內深入集中開展集中整治會議營銷專項行動。

到底什麼是“會銷”?爲什麼“會銷”的受害者更偏向老年羣體?“老年會銷”現象爲什麼屢禁不止?我們又該如何打贏“老年會銷”這場持久戰?記者就此進行了採訪。

“老年會銷”屢禁不止

爲營造假期放心的消費環境,國慶前夕,市工商局便聯合市食藥監局在城區集中開展了一次“老年會銷”專項行動。

此次行動劍指市中心城區羣衆反映較爲強烈的市區羌江南路、綠州路區域從事“老年會銷”擾民問題。市、區兩級工商,食藥監部門聯合出動了16名執法人員,對該區域從事“老年會銷”經營主體進行了專項檢查。

時隔不久,市工商局又與市食藥監局聯合下發《通知》,文件明確將對雨城、名山開展一場集中“老年會銷”整治,時間持續至今年10月底。

“最近幾年,‘老年會銷’日漸猖獗,我們年年都要查,但這種現象屢禁不止。”市工商局商廣科負責人說。

的確如此,記者查詢了近兩年市委書記、市長信箱,發現對此的投訴不在少數。

比如說,去年11月29日,一名王姓市民在市長信箱中寫到:我是一個雅安老百姓的女兒,近兩年咱們雨城區出現很多家以免費理療、養生爲誘餌的一些不明機構,專門針對老年人進行思想洗腦,以賣天價保健品,治療儀器騙老年人養老錢,延誤疾病治療最佳時期,希望有關職能部門能管一管,還我雨城一片安寧和諧。

今年3月24日,一名邱姓市民也向書記信箱這樣反映:雨城區綠洲路57號所謂的醫療器械銷售亂象,每天早上綠洲路57號門口人山人海(都是一些老年人),裏面還有一個暗門,打開以後一兩百號老人在裏面聽所謂的養生之道(實則洗腦,欺騙老年人購買)。

10月17日,一名楊姓市民向市長信箱寫了一封名爲“某牀墊欺詐消費者”的信件。信中,他這樣描述:家裏老人深陷雨城羌江南路某牀墊(銷售)陷阱,執迷不悟,我經過多方查閱,得知該企業就是披着羊皮的詐騙集團。其所售的牀墊最便宜的要3萬元,所謂的豪華牀墊要7-8萬元,並且告知老人包治百病。如今,父母身邊的老人基本都已受害,花光了積蓄,有病也不肯進醫院。

這樣的案例還有很多。“老年會銷”就像一顆毒瘤,屢禁不止。

“會銷”爲何專盯老年人?

翻看衆多案例,不難發現,“會銷”的受害者大部分都是老年人。“會銷”爲何唯獨對老年人“情有獨鍾”?他們又是以怎樣的方式取得老年人的信任?

“會銷”全稱會議營銷。是指通過尋找特定顧客,通過親情服務和產品說明會的方式銷售產品的銷售方式。“會銷”的實質是對目標顧客的鎖定和開發,對顧客全方位輸出企業形象和產品知識,以專家顧問的身份對意向顧客進行關懷和隱藏式銷售。

“‘會銷’受害者大多是獲取健康消費渠道單一,健康消費知識缺乏,身邊鮮有子女照顧,生活孤獨,並渴望溝通的老年人。他們往往帶着花錢買健康、圖便宜的心理。”市工商局有關負責人認爲,不法商家抓住老年人的這些心理,以這些老人爲對象,相繼在城鎮租用影劇院、賓館、茶樓、餐廳和體育場館、旅遊購物點等場所,採取一些小恩小惠,以開展所謂“專家諮詢”、“免費檢測”、“義診”、“健康講座”、“免費抽獎或旅遊”和上門殷勤推銷等爲幌子,誇大產品療效,進行集會宣傳推銷保健食品活動,誘惑一些老人掏錢購買。於是,相當一部分老人因盲目購買遭受重大損失。

該負責人的說法,也得到了前文楊姓市民的肯定。他在信中提到,自己常年在上海工作,他從父母口中得知該詐騙公司長期組織免費體驗活動、各種旅行、工廠參觀等,以凸顯他們的實力。也正是這些親情式的推銷形式,造成了其父母相信了不法商家的牀墊確實能“包治百病”。

“保健食品是指適宜於特定人羣食用,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集會宣傳推銷保健品者恰好利用了老人在追求健康的同時,又缺乏保健食品消費知識的特點。而老年人大多身體都有一些病症,他們想獲得健康,都抱着‘試一試’的態度,這樣就容易上當受騙了。”市工商局有關負責人說。

“老年會銷”爲什麼難斷根?

看着老年人上當受騙,家裏的子女勸說無方,於是,開始投訴。政府職能部門接到投訴,突擊檢查,卻成效寥寥。“老年會銷”屢禁不止,這又是爲何?

在9月29日,市、區兩級工商、食藥監部門聯合“老年會銷”經營主體專項檢查行動中,最終以“執法人員通過現場瞭解,發現各處均有數十位老年人在其店鋪內參會,商家未在店鋪內銷售保健品、食品、醫療器械等,經營活動僅限於產品宣傳介紹,是否存在虛假誤導行爲還需進一步調查”而結束。

“我看到過好幾次執法人員來檢查。當他們詢問這些老人是否有上當受騙購買價值昂貴且誇大宣傳的產品時,大家都說沒有。執法人員現場檢查後,好像沒有什麼收穫就又撤了。不法商家又開始上課,那些老年人還支持得很,聽着聽着還一會兒鼓掌,一會兒大笑……”市區西門南路附近的一家麪館老闆向記者描述了其麪館對面一家打着“健康宣傳中心”旗號的“會銷”店鋪多次被查卻仍然開着的情況。

“其實,每次檢查最困難的是取證。”市工商局商廣科負責人說,近年來,親情營銷、洗腦營銷、免費體驗、免費體檢等“會銷”活動蔓延,各地打擊“會銷”活動力度也不斷加強,“會銷”活動手段更加隱蔽和巧妙,調查取證特別困難。“會銷”現場除了雞蛋、禮品、紅包等誘餌外,只有數量極少的產品展示,現場不發生銷售行爲,沒有“贓物”可收可扣;他們有的把通過“培訓”合格的中老年人組織外出“免費旅遊”,將銷售行爲發生地外移;有的通過郵寄上門實現銷售;而且多數參加“培訓”的中老年人被嚴重洗腦,甘當“鐵桿粉絲”,根本不願協助執法部門採集人證物證。加上不法商家的“反偵察”能力較強,銷售人員一旦看到年輕人或可疑人員即不讓進入,或不再進行宣傳。

除此之外,隨着商事制度改革,企業註冊登記門檻降低等原因,不法商家往往披着合法外衣從事違法經營;多數不法商家不是本地人,居無定所,臨時租房集會銷售後,銷聲匿跡;中老年人自我保護意識不強,難以收集和列舉不法商家集會銷售時涉嫌虛假或誇大宣傳的相應證據材料,消費維權難,違法成本低,處罰執行難等多方面的因素最終導致“老年會銷”難斷根。

消滅“老年會銷”需多方出力

“要徹底消滅‘老年會銷’,還需多方出力。”劉顯均說,要深入開展教育;明晰監管職責,建立長效機制;完善地方立法,提高准入門檻,增添防範措施;建立社區(街道)中老年保健品消費維權服務體系等等,只有多管齊下,齊聚政府、社會力量,才能還社會一片安寧。

慶幸的是,目前,全市各相關部門已經紛紛行動起來。

根據《通知》,在此次集中整治階段,市工商局將聯合市食藥監局通過各種主題宣傳,加強對中老年人、婦女、學生、家長等人羣的宣傳引導;通過成立專項行動聯合檢查組,對轄區內會議營銷行爲進行集中檢查,收集梳理經營主體,嚴查“八大”問題和行爲,力爭查處一批違法案件,全面規範轄區“會銷”市場秩序;對爲“會銷”企業、免費體驗等提供場地的出租方,通過對國有產權房限期收回,對私人產權房行政約談等方式責令停止向其出租場地等。

另外,漢源縣針對近期部分外地銷售商在該縣鄉(鎮)租用大型場地、鄉(鎮)或村(組)活動場地從事“保健食品”、“淨水器”銷售經營活動的情況,該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辦公室下發了《禁止出租出借大型活動場地進行推銷經營活動的通知》,要求各鄉(鎮)人民政府要按照屬地管理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綜合施策,對涉嫌銷售不合格產品、虛假宣傳、價格欺詐,以及涉嫌非法經營、詐騙等違法犯罪的,及時上報有關部門予以查處,依法維護人民的合法權益。

雅安日報/北緯網記者 蔣龍華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