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農村有女子“哭嫁”的習俗。一般新娘在出嫁前三天或是七天開始哭, 尤其在結婚前一天晚上或是結婚上轎那一天,新娘更是哭得厲害。這段時間的哭唱不能亂哭,必須按照傳統禮儀進行。

總的來說,哭唱的內容有“哭爹孃”、“哭媒人”、“哭上轎”等。內容主要是感謝家族長輩的養育之恩,或是兄弟姐妹的關 愛之意;泣訴美好的少女時光的結束,或是新生活來臨前的迷茫。還有的哭訴是 表達對婚姻的不滿,對媒人的痛恨等。這就是民間女子“哭嫁”的習俗。關於哭嫁, 這裏有一個故事。

據說很久之前,有一位後母對丈夫前妻的女兒非常不好,只把自己親生的女 兒當成寶貝。有一年,後母把前妻的女兒許配給了一個窮書生。按說,女子出嫁,母親總是要說一些吉利話的,可是這位後母卻哭哭啼啼,還說了一些難聽的話。 後來,這位姑娘和丈夫雖然過着窮日子,但是生活美滿,夫妻關係和睦。

後母爲親生女兒找了一個富家子弟。女兒出嫁時,她對女兒說了很多吉祥話,一直喜笑顏開。可是,女兒嫁過去沒多久,就鬧得家裏雞犬不寧,被丈夫休了。 一氣之下,她自縊身亡了。

前妻的女兒見後母孤苦伶仃,心裏非常不忍,便把她接到了夫家照顧。鄰居都說後母在她出嫁的時候哭,沒安什麼好心。她卻說後母捨不得我走,所以才哭的。 後來,人們在女兒出嫁之前都要哭,就這樣哭嫁的習俗便形成了,並流傳了下來。 如今,在倡導婚姻自出的今天,姑娘結婚還要“哭嫁”,其實僅僅是一種形式而已。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