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我們沒有意識到,我們因爲人們尊重我們的意見,倍加珍重我們影響他們的力量,我們不喜歡那些我們無法施加影響的人。我以爲這纔是人類自尊的最潰爛的傷口。

——毛姆《月亮與六便士》

渭讀 | 荒誕人生裏滿溢孤獨 來自長安大學 00:00 07:47

是否有那麼個時刻,你想爲了夢想放棄所有。

本期渭讀,小瀾與大家一同走進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體會20世紀里人類的孤獨與悲哀。

追逐夢想就是追逐自己的厄運,

在滿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看到了月亮。

關於作者

威廉·薩默塞特·毛姆,英國小說家、劇作家。曾經有爲期五年的行醫經歷,不僅讓他有機會接觸到底層人民的生活狀況,而且使他學會用解剖刀一樣冷峻,犀利的目光來剖視人生和社會。後來他棄醫從文,專事文學創作。在《月亮與六便士》中他冷峻通透的文筆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他通過敘述主人公斯特里克蘭德(原型爲藝術家保羅·高更)的傳奇人生,來表達他在追求理想道路上的勇氣與堅持。

關於本書

主人公斯特里克蘭德是個在倫敦做事的證券經紀人,他有一個富裕而美滿的家庭:妻子漂亮賢惠,兩個孩子都健康快樂。在世人的眼裏,他是個事業愛情雙豐收的人生贏家。但是,就在他們婚後的第17個年頭,他終於忍耐不住內心的召喚,於是他拋棄了一切奔赴於巴黎。在世人都以爲他是因爲另有所愛而失去理智時,他們才發現他的所有舉動都只是爲了作畫。

這時的斯特里克蘭德沒有任何的繪畫基礎,他只是愛好畫畫而已。在世人看來,他簡直是個瘋子,他的生活開始變得窘迫,幾次險些因飢餓和疾病而死。他畫的畫也完全不像個樣子,總是在原有的事物上進行破壞,除了有個蹩腳的畫家伯朗士-施特略夫把他當成上帝外,任何人都不會買他的畫,事實上他也從不輕易賣畫。

爲了尋找他心中的故鄉,他不停孤獨而貧窮的流浪,最後來到了塔西提島,與一個土著姑娘愛塔相愛成婚。這時的他看起來似乎滿足,有一個土著人妻子,有了一個與世隔絕的家,他也繼續作着那些不成形的畫。

在一段短暫的理想生活後,他感染了麻風病。在他病逝的前一年,他成了瞎子。愛塔一直精心照顧着他,直到他完成了自己的巨型壁畫,身體潰爛而死。愛塔依照他的遺言焚燬了掛滿壁畫的屋子,一根木頭都沒有留下。

淺談本書

書中說:“大多數人所成爲的,並非是他們想成爲的人,而是不得不成爲的人。”而斯特里克蘭德爲了避免這樣的可能,順從了內心的衝動。成爲了別人眼中這樣那樣的瘋子,卻是自己世界的神。他是偉大的,更是平凡的。

偉大的目空一切,無畏懼縱橫的言論形形色色的目光;偉大的追逐心之所向,不是天才,卻也勇敢自由。平凡的爲生活所迫,被飢腸轆轆挫敗意念;平凡的爲情愛頻頻停駐,被孤獨纏繞也渴求尋覓到靈魂歸宿。

他是斯特里克蘭德,他也是一個在每個人內心深處等待發掘的自己。那個不甘於固定生活軌道、躁動的自己。

書上還說:“我們每個人生在世界上都是孤獨的。每個人都被囚禁在一座鐵塔裏,只能靠一些符號同別人傳達自己的思想;而這些符號並沒有共同的價值,因此它們的意義是模糊的、不確定的。我們非常可憐地想把自己心中的財富傳送給別人,但是他們卻沒有接受這些財富的能力。因此我們只能孤獨的行走,儘管身體相互依傍卻並不在一起,既不瞭解別的人也不能爲別人所瞭解。”

毛姆是孤獨的,斯特里克蘭德也是。他們都用一生在奔赴一場流浪,一場關於逃脫孤獨的流浪。毛姆用筆端傳遞孤獨的訊息,斯特里克蘭德用畫筆描繪與寂寞的抗衡。生命起於孤獨,更終於孤獨。

而我們只能在深入骨髓的孤獨中,追逐星星點點的熱望來緩解自身的寂寞。有的人囿於地上的六便士,有的人渴望頭頂的月光。有的人成爲自己,有的人成爲不得不成爲的人。

有時候會突然想到,成長於我也是一個趨於孤獨的過程,是一段越來越荒蕪的征程,從啓程時的喧譁熱鬧,到旅途中間時不時冒出的煙火氣,到如今,越來越多的錯過越來越少的相遇,已然是平淡生活的主旋律。

孑然一身的生命終是要學會與孤獨和解,與自己和解。而這期間那些焦慮,失落,那些骯髒的情緒,都只不過掂起腳跟,讓我們接近理想的高度。

如果你願意去追逐,去不停的奔赴,孤獨也許就是宿命。有些人說孤獨是詛咒,但我覺得相反,孤獨是人出生攜帶的烙印,是人類的一種屬性,而學會與孤獨相處,與孤獨和解

那麼孤單的你呢?

是想低頭撿起六便士,

還是伸手觸碰月亮。

近期熱文回顧:

公路上庠,甲子華章

我滿分,你呢?

所以,長安大學到底有多長?

官宣:這是長大一分鐘

“一帶一路”中泰國際教育新合作,我校國際化教育新篇章

黨委宣傳部  訊瀾工作社

圖片來源於網絡

語音:趙芮

文案:魏笑嫣

編輯:林逸鑫、王正龍

審覈:羽  禾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