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張子怡 李文琪) 武漢傳媒學院大二的王同學和她的姐姐已經做了兩年的海外代購,做的順風順水、很有起色。她們一直很驕傲,相比身邊的同齡人她們已經能夠支配自己的經濟了。可她們怎麼也沒有想到,正穩步前進的代購事業會在那樣一個普通卻又特殊的日子裏受到打擊。本打算一直將代購事業堅持下去的她們在那個日子後開始猶豫要不要放棄代購身份。

而讓王同學這麼猶豫的原因是:兩個月前通過的《電子商務法》對正處於代購一行並且是大學生的她和她的姐姐來說,其中的一條條例給她們施加了壓力,打破了她們的代購事業正蒸蒸日上發展着的局面。

《電子商務法》強調代購需嚴格依法納稅

2018年8月31日,《電子商務法》經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並將於2019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作爲中國在電子商務領域的首部綜合性法律,本次立法在電商經營資質、納稅、處罰標準等方面予以了明確規定,同時也對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的責任和義務進行了界定。

《電子商務法》中關於納稅的相關原則有:

第十一條: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依法履行納稅義務,並依法享受稅收優惠。依照前條規定不需要辦理市場主體登記的電子商務經營者在首次納稅義務發生後,應當依照稅收徵收管理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申請辦理稅務登記,並如實申報納稅。

留學生海外代購是熱潮

“我姐姐兩年前去國外留學,國外消費比我們國內高,我們家又是同時供我們兩個人讀書,最開始我們就是爲了賺些生活費和零花錢給家裏減輕壓力才做起了海外代購。”王同學說道。國內海外代購產業的興起,最初就始於海外留學的中國學生敏感的認識到代購所帶來的利潤能讓國外的生活和學習得到補貼。

王同學還說:“一般是我姐姐在那邊購買東西,我負責國內的銷售,節假日有時間的話我也會飛過去“人肉”帶回來。”因爲當前人們物慾日益增長,消費大環境變化以及物流行業、電子支付、電子商務平臺等迅速發展,另外留學生代購對比總是飛來飛去“人肉揹回”的“非本土代購”來說,減少了很多例如機票、住宿等的基本成本,所以留學生做海外代購的門檻低,這樣的便利性讓越來越多的留學生因爲和王同學相同的原因開始“因地制宜”做起了海外代購。

“嚴格納稅”成大學生海外代購心結

王同學回憶:“就國慶前,我看到朋友圈好多人說浦東機場突然有很多代購排隊被開箱檢查了,我和我姐看那些同行發的圖就有點慌,因爲我國慶親自去代購了一趟,看到消息後弄得我回國的時候一直慌慌的。”

包括王同學在內的很多代購認爲這次浦東機場突擊檢查是《電子商務法》正式實施前的一個警告,讓他們真正感到有緊迫感。

據王同學敘述,海外代購所賺取的利潤就是來自於國內外產品的差價,有這種差價是因爲在國外購買比在國內購買少了進口稅。如果人肉揹回的產品或郵寄回來的產品不幸被海關扣下,交了關稅,那這次代購就賺不到什麼差價,算是白忙活一場。到現在爲止王同學和她姐姐做海外代購已經兩年了,擁有可觀的客戶量,爲了維持客戶量,平時姐妹倆幾乎將所有的業餘時間都花在了代購上。妹妹要統計大量的商品需求和買家信息,姐姐要不斷的瞭解產品折扣和新品,每天都要早早的到店裏和其他代購搶貨,經常是學業和事業兩邊都忙不過來,尤其是考試周。爲了對買家負責,她們有時候不得不捨棄自己的學習時間,將自己的身份定位爲“代購”而並非“學生”。

“最近我們正在猶豫要不要繼續做這一行,我們本來就是賺個稅的差價,嚴格納稅的條例出了,就越來越難做了。”王同學在採訪中提到了他們最近的煩惱。

《電子商務法》中有關必須嚴格依法納稅的條例讓王同學姐妹倆開始考慮拋棄代購身份,重回學生。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