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李昌建、胡波、张纵横

谋划一座特大城市,离不开科学前瞻的布局。

放眼全球,历经百年的城市化浪潮风起云涌,城市发展理论也与时俱进。进入新世纪,不少世界名城都不约而同重视起中长远规划,如“大芝加哥区域框架2040”、“纽约2030”等。在国内,特大城市们也纷纷着眼长远加强顶层设计,如“北京2049”、“武汉2049”等。

面对大势,咸宁也谋划着未来。也正因为这种后发优势,咸宁的顶层设计可以规避掉许多大城发展过程中经历的“大城市病”,汲取成功经验,让发展之路走得更直更好更快。

高新区:咸宁的未来

早在2014年,咸宁市就有建设中央商务区的规划。

咸宁市城市规划设计院特编制的《开发区中央商务区项目策划方案》,将金桂大道沿线建设成为公共服务设施综合区,使其成为城市东西拓展的发展轴和景观带,成为展示城市风貌和形象的新名片,通过高端开发,打造城市中央商务区,形成城市新的增长极。

方案提出,通过中央商务区的建设,推动商业、居住、公服、基础设施等的建设,充分发挥区域产业优势特点,推动新区的发展,提升咸宁市的社会影响力和城市综合水平,逐步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稳定发展。

咸宁现代化城市的规划布局,高度契合了中国城镇化建设从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型的趋势。

城镇化与服务业发展密切相关,服务业是就业的大容纳器。放眼整个咸宁区域,咸宁高新区已晋升国家级高新区。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它确立的目标是,到2020年,建成产业特色明显,高端要素聚集,创新创业活跃,管理服务高效、生态环境优越、城市功能完善的生态科技新区。

短短数年,高新区已拉起新城框架,让每一个来咸宁的客人刮目相看。这里区位得天独厚,高收入、高品质人群相继汇聚。这里路网初成,配套渐丰,大企业、大品牌、大项目争相入驻,仅房地产开发建设一项,占据咸宁各区前列。这里和外部联系更紧密,怀抱咸宁高铁站,年客流量达千万级,一张高铁大网东西南北直通全国。

更为可贵的是,高新区依托现有区域优势,渐进式拓展,既保存了既有的经济和人口基础,又提高了土地利用的集约化和综合化水平,避免了国外一些“无边城市”对土地的浪费。

有专业人士说,20年前,浦东是上海的未来;10年前,光谷是武汉的未来;今天,咸宁高新区是咸宁的未来。

咸宁之星:占位未来之心

咸宁高新区的崛起,特别是咸宁中央商务区的腾飞,体现着决策者的眼光,得益于自身区位的优势和建设者们的拼搏,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作为高新区发展核心,咸宁金融港这块黄金宝地正是中建·咸宁之星地块所在之处。

当你从咸宁东站出来,顺旗鼓大道前行沿路经过规划建设的行政服务中心、群众艺术馆,你就能看到中建·咸宁之星了。而你从整个咸宁最宽的市政道路——金桂路过来,沿途会有中心医院,市博物馆,万达广场等商业文化中心,直抵旗鼓大道和金桂路交会处,这里堪称中央商务区的核心板块,而金融港也落子于此,可谓慧眼独具。

近年,正在进行企业转型、实施“建造和投资”两轮驱动战略的中建三局来到咸宁,很快也看中了咸宁高新区这块好地。作为中建三局城市投资运营业务的高端平台的投资发展公司,聚焦城市片区功能建设、产业导入和综合运营,急政府、社会发展所需,以金融为纽带,以高端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地产开发为支撑,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通过对这一地块认真研究分析论证后,中建三局投资发展公司进一步认同了该地块的区位价值,认为适宜打造承载城市核心功能和代表城市现代形象的地标级综合体。

在未来建设中,金融港地块的区位价值还将大幅提升。除了教育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的提档升级,该区域生态环境和城市景观的蓝图,快速路网和公共交通的规划,更是亮点频现。

目前,区域内“咸宁金融港”公交站点,乘坐3或7路公交可直达或转乘整个咸宁;未来高新区将兴建4条BRT快速公交系统,并在金融信息港、横沟新城、职教新城和高新技术综合产业园增设四条公交环线。直至2020年,将在未通公交的地方增加7条公交支线。极大地提升金融港的辐射力。

站在在打造中国中部绿心、建设国际生态城市的高度,咸宁的区位价值提升巨大,中建·咸宁之星所在咸宁高新区地块必将成为咸宁最具城市活力的、经济最活跃、居住最幸福的区域。这个配备行政、金融、商务、文化教育等六大复合业态的城市发展黄金轴,也必将成为咸宁最具升值空间、最有发展潜能的一个区域。

2018年9月,中建三局投资发展年公司举行金融港启动仪式暨中建·咸宁之星品牌发布会,中建三局投资公司党委书记夏元云表示:“中建三局投资公司聚焦城市片区、功能建设、产业导入和综合运营,投资开发的‘中建之星’产品系列,集最优质商脉、文脉资源,聚焦一城目光,创造一城向往。”

完全有理由相信,这个承载着中建三局投资“运营城市梦想,建设美丽中国”专业方向与价值定位的项目,必将不负三百多万咸宁人民的期待,以新的速度、新的力度、新的气度续写咸宁新高度,开启咸宁绿色崛起新时代。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