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第一名媛,先后拒绝胡宗南和卫立煌,嫁给穷小子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是人生之常。孩子大了,子女的婚事就成了父母的心头急,但是,事实往往却是,皇帝不急,太监急。比如民国四大家族之一的孔家,家长孔祥熙就曾为女儿的婚事操碎了心,但是,两个女儿都是不省心主儿。

孔家二小姐孔令伟,生就一副野丫头的性子,爱车、爱枪,就是不爱读书,常以男妆示人,与满清贵族出身的川岛芳子偏爱男妆的嗜好相同。结果,“野丫头”孔二小姐一辈子也没能享受到自己的爱情,单身终老。

孔家大小姐孔令仪,虽然为人温婉,是标准的大家闺秀犯,但是,在婚姻问题上,也没少让父母暗自伤神。

1/孔家有女初长成

孔令仪出生于1915年12月。那一年,中国发生了许多大事:于国而言,其中最著名的事件就是袁世凯称帝,以及被迫与日本人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二十一条”;另外,就是鼓吹革命的进步刊物《新青年》创刊。于家族而言,她的二姨宋女士与孙先生成婚,从而让四大族走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之旅。

孔祥熙共有4个孩子(两儿两女),最受孔祥熙宠爱的就是大女儿孔令仪了。一是由于孔令仪长得与孔祥熙比较像,二是性格也与孔祥熙相似。孔令仪为人亲切随和,是个乖乖女。

1928年,13岁的孔令仪到南京金陵女子中学念书,长期寄居在三姨蒋夫人家,与蒋夫建立了非常深厚的感情。

高中毕业后,孔令仪进入上海沪江大学学习。大学时代的孔令仪,表现出对文学、艺术的强烈热爱,但是对政治却不感兴趣。

也孔家大小姐虽然不喜权势,但她的生活却极其考究。据有关人士回忆,她每天早餐要喝燕窝汤,午餐则至少是六菜二汤,衣服一天一换,化妆品一律法国货,完全是一副贵族大小姐的派头。为此,还有人戏称她为第一名媛。

2/爱情不是你想卖

孔家有这么优秀的一个大小姐,婚姻之事就成了大家关心的问题,除了父母外,最关心孔令仪婚事的就是她三姨蒋夫人了。

孔令仪成年后,三姨给她物色的第一个对象,是当时的青年将星胡宗南。胡宗南是黄埔一期毕业生,号称“天子门生第一人”。由于忙于军事,个人问题一直没排上议事日程。当三姨将胡宗南介绍给孔令仪时,没想到却遭到了孔令仪的拒绝。

孔家大小姐的理由很简单,她不喜欢武夫,不想为了一个虚名牺牲自己的青春。另外,胡宗南比她大19岁,可能也是个梗。直到1947年,51岁的才与叶霞翟结婚,这是题外话了。

1941年,蒋先生手下的宠将卫立煌上将的妻子因病去世,有人觉得他是孔令仪“般配”,便从中牵线搭桥,但又遭到她的拒绝。想想也是,卫立煌比孔令年长18岁不死,还是死了老婆的“二婚汉”,以孔家大小姐的心性,她怎么可能会去给人做填房?

年看奔三十的人了,一直高不成、低不就的,孔令仪的父母可着急了。心想,年龄大的不行,就往年轻英才身上下工夫吧。结果,介绍了几个,孔令仪仍然不为所动。

3/爱情来得太突然

正当父母为女儿的婚姻一愁莫展时,孔令仪突然给父母带来好消息,她恋爱了。这下孔祥熙夫妻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了。不放心女儿的孔部长亲自出马,去调查了未来女婿的身世,结果却让人大失所望。

孔令仪交往的男友名叫陈纪恩,是圣约翰大学的毕业生。陈纪恩的学历虽然还可以,但是,他的家庭却让孔祥熙不满意,因为陈纪恩的父亲只是一家娱乐场所的乐队指挥,没背景,家里还很穷困,与孔家的悬殊太大。

女儿的“爱情”遭到了父母的极力阻止,但是,平时乖顺听话的孔令低度,这次犯了牛脾气,死活不同意与恋人分手。拗不过女儿,孔祥熙只有妥协。在孔祥熙的活动下,陈纪恩出任中央银行业务局的副局长。随后,陈又被公派到美国,成为银行在美国办事处的业务代理。

4/孔大小姐的婚事

1943年,28岁的孔令仪以留学为名赴美。其实,孔令仪赴美留学是假,私会男友是真。不光光是私会,在美期间,她还突然宣布了与陈纪恩的婚讯——在没有父母亲人见证的情况下,两人在美国结婚了。

接到女儿的婚讯,事先毫无准备的孔夫人急了,女儿的嫁妆一样也没准备,怎么办?这时她想到了老公的同事们,于是,她让财政部直接税署署长的妻子组织财政部妇女工作队,连夜为其赶制嫁妆。一个星期后8个大樟木箱的嫁妆赶制完成。为此,孔祥熙包了一架专机,将这8箱嫁妆送往美国。不料这架专机刚起飞不久,便出了事故。8大箱嫁妆连同那架飞机在熊熊大火中化为灰烬。孔祥熙和宋霭龄又叫人连夜赶制了6箱嫁妆,并紧急状态送往美国。

1943年,正是全国抗战最紧张的时期,孔家人却利用自己的职权大张旗鼓地为女儿筹办嫁妆,并且动用单位的力量,一时引发舆论的声讨。孔令仪的婚事,也成为孔家所遭诟病的事情之一。

5/爱情是个死胡同

孔令仪当初的追爱与婚礼,都是曲折多磨的,按理讲,这样的婚姻,是有着靠不可分的基础的,但是,由于两人的出身不同,受教育方式的差异,生活一段时间后,才发现,两人真的不适合在一起。这真是应了那句古话:“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最终,两人生活一段时间后,爱情越走越窄,婚姻越过越淡,直到分手另过。

婚姻之事,生活背景与经历的差异,确实会影响到婚后的感情,古人讲究的“门当户对”的婚姻,虽然太过功利,但是,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所以,在选择伴侣时,都得要睁大眼睛,免得劳民伤财,最终还落得个鸡飞蛋打,赔了夫人又折兵。

(图片来自网络)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