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同治九年(1870年),两江总督马新贻被平民张汶祥刺杀于后,朝廷命曾国藩再任两江总督,前往南京审理该案。为了尽快处理好此案,曾国藩受命再任两江总督,前往南京审理该案。

干爹受人欺负来救助,恪守不干预地方的曾国藩,给了干爹一把折扇。曾国藩严令属下不得干预地方,自己的亲戚求上门来,他会怎么做?

同治九年(1870年),两江总督马新贻遇刺,引起朝野震动,这就是晚清“四大奇案”的“刺马案”。为了尽快处理好此案,曾国藩受命再任两江总督,前往南京审理该案。

出身于普通耕读之家的曾国藩,可谓是晚清官场上的一个传奇:他6岁入塾读书,8岁能读四书、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道光十八年(1838年),27岁的曾国藩考中进士,入职翰林院,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门生。成为京官的曾国藩,创下了那个时代的升迁奇迹: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在京十多年间,曾国藩靠着坚韧不拔地毅力,十年七迁,连跃十级,升迁到二品官位。

太平军兴,因母丧居家守孝的曾国藩,接到朝廷让他就近办理团练的召令。他因势在其家乡湖南一带,依靠师徒、亲戚、好友等复杂的人际关系,建立了一支地方团练,称为湘勇——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湘军”。因为镇压义军有功,闲居的曾国藩又步步高升,官至两江总督官至两江总督。同治七年(1868年)4月,奉上谕改授为武英殿大学士。8月,奉命调任直隶总督,奉命前往天津,办理天津教案。

同治九年(1870年),两江总督马新贻被平民张汶祥刺杀于后,朝廷命曾国藩再任两江总督,前往南京审理该案。正是重返两江总督任上时,曾国藩碰到了一个公私难以兼顾的难题。

原来,曾国藩未发迹时,在老家还认了个普通农夫为干爹。同治九年,当地一位豪强将坟迁到他那老农干爹的祖坟旁边,因为对方势大,官府不敢管,求告无门的老农,想到自尽了事,是邻居的一句话救了老农的命。邻居劝下想不开的老农,提醒他说:“你干儿子不是两江总督嘛,你去让他批个条子,这官司保准能赢。”

一语点醒梦中人,老农这下看到希望了,于是老农民收拾好盘缠,前去找他干儿子求救。经过艰苦的跋涉,他终于到了南京两江总督衙门。他口称要找总督宽一,可是衙役从来没听说过有这个人,就把他赶了出来。

老农民就在街外面等,不一会儿一顶轿子就出来了,老农民一眼就看到了轿子中的曾国藩,他用乡音大叫了一声:“宽一!”轿中人正是曾国藩,听到有人叫“宽一”,心里便是一愣,这里怎么会有人知道我的乳名?他让人停轿,定睛一看,原来是干爹来了。

老农被请进府里好吃好喝招待着,老农硬是没好意思开口说事。三天过后,他实在憋不住了,就把事情告诉给了曾国藩的夫人,想求曾国藩批个条子。

曾国藩听后却为难了,他此前就告诫过弟弟们,严令禁止他们干预地方官公事,现在自己若是食言,恐怕有损声誉,可是不帮忙的话,却又让干爹寒了心。怎么办?

第二天曾国藩接到奉谕旨升官,文武百官前来贺喜,曾国藩计上心头。宴会上,曾国藩把老农请到上席,并为在座来宾一介绍坐在上席的是他的干爹。宾客们听完后纷纷起身敬酒,随后曾国藩拿出了一把折扇,说干爹执意要回乡,儿子准备送他个小物件,诸位看得起的话就在扇子上题目下贵号,权当给老人家留个纪念吧。

各位官员拿过折扇,一看上面有曾国藩的落款:“如父大人侍右,如男曾国藩近献。”各位官员哪里还敢怠慢,纷纷在上面签名。

曾国藩的夫人让老农民把扇子收好,告诉他这扇子比条子更宝贵,拿回去随身带着能逢凶化吉。老农民拿着这把扇子回到了老家的衙门,果然讨回了公道。

一把扇子既帮住了亲人,又摆脱了干涉地方公务的嫌疑,曾国藩的巧妙圆融和灵活变通可见一斑。曾国藩从一介书生连升七级,成为封疆大吏,在乱世中建立功业,成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最后还能明哲保身,得以善终,没有一套自己的处事哲学是办不到的。

(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