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央怒了!蓬莱这种人的好日子到头了!雷霆出击,严惩不贷!

对于“医闹”来说好日子到头了!

10月16日,

国家发改委在官网公布了

28个部委、单位联合签署的

“印发《关于对严重危害正常医疗秩序的

失信行为责任人实施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的通知”

宣布对“医闹”实施联合惩戒!

上面这一串长长的名单

充分表达了高层对“医闹行为”的愤怒

向我们展示了国家行为的力量!

通知列出了7种“医闹”:

1、在医疗机构内故意伤害医务人员、损毁公私财物的;

2、扰乱医疗秩序的;

3、非法限制医务人员人身自由的;

4、侮辱恐吓医务人员的;

5、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器具或危险物品进入医疗机构的;

6、教唆他人或以受他人委托为名实施涉医违法犯罪行为的;

7、倒卖医院号源等破坏、扰乱医院正常诊疗秩序行为。

并宣布:如果一个人实施或者参与上述7种违法犯罪活动,“被公安机关处于行政拘留以上,或者被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就将会被上述28个部委、单位联合惩戒。

联合惩戒的措施主要有:

1、限制职场上升空间:

限制担任国企法人代表、董监高管理人员;限制成为事业单位法人;限制招录(聘)为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2、剥夺荣誉:

按程序及时撤销相关荣誉,取消惩戒对象参加评优的资格。不得授予这种人“德道模范”、“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这会影响诸如积分入户等。

3、限制消费:

符合条件的,可以限制乘坐飞机、列车软卧、G字头动车组列车、其他动车一等以上座位等。

4、失信登记:

将严重危害正常医疗秩序的失信人,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通过“信用中国”网站等向社会公布。

5、限制参与金融投资

“医闹”可能失去作为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期货公司、私募基金实际控制人、董监高等的资格。甚至影响其获得证券、基金、期货等从业资格。

6、限制获得优惠政策

“医闹”投资的企业,将被限制享受投资等领域的优惠政策,限制获得补贴性资金支持,可能调整其财产保险的费率。

可以看出,惩戒力度非常大,范围非常广。除非“医闹”是潜伏在社会最底层的“地老鼠”,否则就可以充分感觉到惩戒的力量。一旦被列入这个名单,不仅向上的阶层流动被限制,就连出门都会寸步难行。飞机、动车都不能坐,如果再限制长途公共汽车,如果“医闹”去一趟千里之外的城市,他将怎么办?除了打车,恐怕只能步行或者自己骑车了。

应该说,国家对“医闹”的惩戒是非常及时的。近年来,医闹现象愈演愈烈,不仅在偏远小城里闹,还在大城市大医院里闹。

中国的医院,本来就拥有巨大的门诊量,医生护士每天疲于奔命,往往要长时间加班。2018年《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公布的数据显示:“医师每周平均工作时间都在40小时以上;三级医院的医师平均每周工作51.05小时,二级医院的医师平均每周工作51.13小时,都大大超过40小时的法定工作时间。”

如果仅仅是加班、劳累,医生护士们还能忍受。但现在,他们还要面对动辄就挨骂、挨打、甚至被杀的风险,请问还有谁愿意当医生护士?还有谁会希望自己的孩子学医、当医生?

北京协和医学院的一位教授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尽管我国每年培养60万医学生,但真正穿上白大褂的只有约10万人。”《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显示,45%的医师不希望子女从医;《中国儿科资源现状白皮书》显示:根据2020年每千名儿童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要达到0.69名的目标,我国儿科医生数量2016年的缺口为86042名。

事实上,中国正面临一个问题:医闹现象的存在,严重打击了医生护士的士气,让这些行业的荣誉感顿失。这个行业人才在流失,新人不愿意加入。长此以往,以后我们生病了,还有谁给我们看病、护理?

对于医院、医生和护士的失当行为,病人有权力投诉,甚至诉诸法律、对簿公堂。但不能自己充当执法者,不能破坏正常的社会秩序。这是文明社会的基石,应该成为做人的基本理念。

每个人都需要医生

保护医务人员

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按下方二维码,识别、可关注“花开蓬莱”哦!

关注花开蓬莱,生活更精彩!

商业合作:15910020618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