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蟲子,我們天生俱來就不會害怕,它白白的,胖胖的,萌萌的,爬滿了華縣人的童年,爬滿了那個採摘桑葉的季節。

生活在華縣的80、90後一代,應該能認出這是什麼吧?這就是我們從小就帶在身邊的寵物。那時候對待這些寵物比對待自己父母還好。怕他們餓着、冷着、熱着,時刻關注着寵物們的一舉一動。

記得小學的時候,班裏面特別流行養蠶。一到春天氣溫回暖,萬物萌發生機,桃樹開花,桑葉發芽。

有的同學就從家裏帶來了蠶卵,我們小時候都叫它“蠶籽”。一般是一張紙上面,密密麻麻如同芝麻似的小顆粒,顏色黑的灰的。

同學就把有蠶籽的紙撕成一小塊,每塊上面有個幾十上百粒,分發給班裏想要養蠶寶寶玩的同學們。

下一步就是孵化蠶寶寶了,關於孵蠶籽小朋友們可是各顯神通啊,一般都是從家裏面揪一坨棉絮,把蠶籽包在裏面,有的小夥伴爲了加速孵化,還會把包着蠶籽的棉絮放到咯吱窩裏取暖,啊哈哈,想起來就搞笑啊^-^那麼小的時候,就真像媽媽一樣~

隔一會兒拿出來看看,一般不出幾天小蠶就自己破殼而出了,探出了黑黑的小腦袋,像一隻小螞蟻。

這時候,就要將它放到摘來的新鮮桑葉上去啦!剛出生的蠶寶寶就會爬上桑葉大口大口吃啦!有的人用文具盒養,有的人用鞋盒子養,養得多的人把過年買的水果包裝箱都拿出來養。

剛出生的蠶寶寶長這樣,你還記得嗎?回想起來,這跟小蟲子一樣的蠶寶寶,那個時候可是大多數女生都敢養的呢,沒有人覺得害怕呢!

每天要給它新鮮的桑葉(好多次上課偷跑出去給它摘新鮮桑葉),蠶寶寶就會漸漸長大啦,顏色也變成白色了。

蠶寶寶不需要喂水,因爲桑葉裏面就含有水分。不能喫帶水的葉子,會拉稀而死。

有過養蠶經驗的同學這樣教導養蠶新手。

下課啦,放學啦,小夥伴們也會互相交流,你養的蠶多大啦?

再大一點,蠶寶寶就要蛻皮了。每一次蛻皮後都會再長大一點。

還有一種有黑條紋的“斑馬蠶”是少有的品種,手上有這種蠶的同學,就會被同學羨慕,都圍着他,讓他送自己兩條呢!

蠶寶寶越長越大了,成了一條條肥胖的大蟲子。有的懶惰又照顧不佳的同學,可能沒有堅持到這一步,就給蠶養死了。

養的過程中,還有可能出現蠶被螞蟻發現,搬回去喫了,以及被雞看見,啄去喫了的情況。

能養到最後的,肯定是細心的同學啦!

自己養的蠶寶寶,把它抓來放在手上爬,癢癢的,也不怕。

有一天,蠶寶寶突然不喫也不喝了,可急死了我。

只見蠶寶寶一直仰着頭,然後一個同學說:“它是要吐絲啦!”

蠶寶寶長大了,開始吐絲結繭了。看着它,彷彿在驗收我的養殖成果,心裏充滿了甜蜜。

蠶寶寶吐着絲把自己包裹起來,最後成了一個橢圓的蠶繭。有粉色的,有金黃色的,還有大多數都是白色的。

但我們還會再見面的。

蠶寶寶安靜了好一段日子,有一天,繭破了,出來了一隻粉白的蛾子

原來這就是傳說中的破繭成蝶啊!長着觸鬚和翅膀的蠶寶寶擺脫了蟲子的形象,太美了!

兩隻蠶蛾湊在一起,準備孕育下一代

蠶蛾肚子鼓鼓的,像雞生蛋一樣的一顆顆產出了蠶卵,在紙上排列得非常整齊。

一直蛾子可以產幾百粒蠶卵呢。

完成了繁殖使命的蠶蛾,不一會兒就奄奄一息了。看着蠶蛾一動不動的身體,心中不免有些酸楚。就這樣離我而去了。

好在留下的蠶籽,可以來年春天再見。有這麼多,我也可以分給小夥伴們啦!

嘿嘿,你小時候養蠶,有沒有這樣的經歷呢?

這就是我們華縣娃從小養的寵物,有沒有萌萌噠!若有感觸,讓你的小夥伴們也重溫一下回憶哦!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