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5年發生了一件馬嘉理案:英國駐清使館的翻譯擅自帶領一隊英軍到雲南耀武揚威,殺了不少老百姓,結果被當地老百姓奮起反抗給打死了。腐敗無能的清政府秉承“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的原則,把臘都、兒通瓦等二十三位抗英勇士斬首,還免了騰越鎮總兵蔣宗漢、同知吳啓亮的官職,左營都司李珍國也被革職下獄,北洋大臣李鴻章因此跟英國駐華公使威妥瑪簽了一個喪權辱國的條約。消息傳到安徽,巡撫薩爾圖·英翰惋惜痛恨中又不無得意:“岑毓英這事兒做得不乾淨,你看我悄悄地殺了洋教士都沒事兒!”

英翰所說的岑毓英是當時的雲貴總督,也相當有骨氣,甚至有史料說是他下令幹掉了馬嘉理(以英人馬嘉裏遊歷內地不受約束,遣人殺之),但是保密工作沒有做好,被英國人抓住了把柄,只好推出一幫無辜的手下出來背黑鍋:平頭百姓被殺,中級官員受了處分。當然那處分就是做給外國人看的,風聲過後大家官復原職,就是因此升遷,那就不是外國人關心的事情了。因爲他們通過“馬嘉理事件”已經撈夠了好處:清廷道歉了,還得到了宜昌、蕪湖、溫州、北海四處通商口岸,至於馬嘉理的屍骨,愛哪去哪去了——其實前不久發生的沙特卡舒吉事件,最終的處理結果必然也會與馬嘉理事件驚人的相似。

岑毓英因爲馬嘉理喫了虧,戴王冠的駱駝也必然會因爲卡舒吉出血割肉,沒個一兩千億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所以英翰很有資格偷笑:“使我辦得不乾淨,亦如雲南,國家又不知賠卻若干矣。”那麼英翰究竟是把什麼事情做得乾乾淨淨不留把柄,以至於多年以後還在偷笑呢?咱們慢慢往下看,看完之後我們不能不佩服英翰影帝級別的演技。本文資料來自《清史稿》《清代野記》,下文就不一一註明出處了。

那是在同治五年,也就是1866年,英翰剛剛因爲對太平軍和捻軍作戰有功而升任安徽巡撫。這年秋天,英翰正帶領自己的部隊在潁州(阜陽附近)駐紮,忽然有兩個英國傳教士找上門來。這兩個傳教士很會擺譜兒:兩個人分乘兩艘豪華遊艇,還有不少梳辮子的男人做跟班、穿旗袍的美女鶯歌燕舞。這兩個洋和尚去見英翰的時候,光翻譯和助理(通事侍者)就帶了十多個,前呼後擁遞名片求見,並且口氣很大:“自言爲上海徐家彙總教士所派。”

英翰一聽洋和尚來拜訪,馬上請進來問寒問暖大擺宴席。酒席宴前,兩個英國和尚提出要在安徽買一塊地皮建造房屋(那房屋幹什麼用是個不可說之詞,咱們用房屋代替)。英翰把胸口拍得山響:“這事兒包在兄弟(清代官場習慣自稱兄弟)身上,如果有老百姓抗拒拆遷,我替你收拾他們!”那兩個傳教士大爲感動,“口頌賢中丞不置”。清朝督撫大多兼任左右都御史,相當於明朝御史中丞。

目送英國傳教士離開,剛纔還笑容可掬的英翰,臉上忽然佈滿了殺氣,派人把負責河防的兩個營長(營官)叫到跟前:“現在有兩個洋教士來了,這事兒你們知道嗎?”那倆營長回答:“知道呀,他們的豪華遊艇正停在我們軍營門口呢。” 英翰一拍大腿:“既然在你們軍營門口,這事兒就好辦了!”

這位安徽巡撫從牙縫裏迸出九個字:“殺其人,火其舟,埋其屍!”英翰下令:“今夜三更,你們等那兩船上的人都睡着了,就帶着親信兄弟銜枚而入,把船上的人統統殺掉,包括船伕和隨行婦孺,一個不留(駢斬之,並舟子婦孺皆不留)!這件事必須在天亮之前辦好,要是跑了一個,你們提頭來見!”

這兩位營官也是戰場上槍林箭雨九死一生倖存下來的廝殺漢,執行命令當然不會打一絲一毫折扣。於是當天夜裏月黑風高,第二天黎明風輕雲淡,那兩艘豪華遊艇人間蒸發,就像從未出現過一樣,“二舟男婦大小四十餘人盡矣”,河裏的魚蝦連一塊肉渣都沒喫到。

兩個洋教士和四十多人就這麼人間蒸發了,上海方面當然會派人調查。調查員找到安徽巡撫英翰,這位老兄一本正經地問身邊的人:“你們誰見過那兩個人?”手下把腦袋搖得像撥浪鼓:“沒看見,連他們是高是矮是胖是瘦都不知道。”這時候估計那些人想起了豬八戒喫了人蔘果之後的話:沒見過,就是見過也不曾喫,就是喫了也不知道啥味……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