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说:“幼安之侍处,在有性情,在有境界。”深沉强烈的爱国情怀正是辛弃疾“性情”之所在。归根结底,他讥评朝权勉励友人,都是因为秉持着一颗拳拳爱国之心、雄雄北伐之志,其情殷殷,其志切切。

辛弃疾风格迥异的一首词,长大后才明白其中的乐趣所在

在他众多诗词中《清平乐·村居》算是风格迥异的一首小令,这首小令,没有一句使用浓笔艳墨,只是用纯粹的白描手法,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

清平乐·村居

宋代: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稼轩能够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描写得维妙维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如若不是大手笔,是没有这个效果的。

辛弃疾风格迥异的一首词,长大后才明白其中的乐趣所在

本词在写景方面,茅檐、小溪、青草,这本来是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东西,然而作者把它们组合在一个画面里,却显得格外清新优美。在写人方面,翁媪饮酒聊天,大儿锄草,中儿编鸡笼,小儿卧剥莲蓬。通过这样简单的情节安排,就把一片生机勃勃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农村生活,真实地反映出来了,给人一种诗情画意,清新悦目的感觉,这样的构思巧妙、新颖,色彩和谐、鲜明,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辛弃疾风格迥异的一首词,长大后才明白其中的乐趣所在

特别是最后一句"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小儿无拘无束地剥莲蓬吃的那种天真活泼的神情状貌,饶有情趣,栩栩如生,可谓是神来之笔,古今一绝!“卧”字的用得极妙它把小儿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盘托出,跃然纸上。所谓一字千金,即是说使用一字,恰到好处,就能给全句或全词增辉。

辛弃疾风格迥异的一首词,长大后才明白其中的乐趣所在

中学时学的,那时候看不懂这首诗。凭什么干活辛苦的不招爹疼,就喜欢那个小无赖呀?等到有了孩子,整天被她的调皮地整治着,突然有一天早上哈哈笑着就想明白了。

我们都被纳入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当中,就是那个小无赖还保存着单纯的自我啊!不管你有什么道理,心情如何急切,警告她形势如何严峻,她们总是先让自己舒服了,再一脸坏笑斜睨着你,呵呵地乐。

辛弃疾风格迥异的一首词,长大后才明白其中的乐趣所在

当然大人跟孩子不同,呵呵一乐,还得去解决那件大事,不能当它没有。但解决前那呵呵两下,我们的心境没准就大有不同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