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雕塑,當代大學生的快樂源泉!

校園雕塑,當代大學生的快樂源泉!

作者 | 易燃 編輯 | 大錘

前些時間一座以“情侶與狗”爲主題的校園雕塑成爲微博熱門話題:

在華北理工大學輕工學院,矗立着這麼一個雕塑:一對蕩着鞦韆的情侶笑靨如花,一副歲月靜好的模樣。但是隨着視線下移,我們卻發現女生的腳下赫然踩着一隻表情分不清是驚悚、呆滯還是絕望的狗。

校園雕塑,當代大學生的快樂源泉!

這讓一衆網友不禁感嘆“第一次看一個雕塑看到落淚。”

校園雕塑,當代大學生的快樂源泉!

校園雕塑,當代大學生的快樂源泉!

校園雕塑,當代大學生的快樂源泉!

單身狗們彷彿紛紛感受到了來自校園的深深惡意,再說狗狗又做錯了什麼

據說面對這撲面而來的嘲諷,作爲回擊,有學生直接把此雕塑命名爲“狗·男女”。

網友們也提議要把雕塑中男生的紅帽子塗成綠色。

校園雕塑,當代大學生的快樂源泉!

▲好的,幫你們實現

其實,奇葩的校園雕塑並不少見,有的校園雕塑看重形式主義,千篇一律;有的本身就主題不明、帶有令人困惑的喜感或恐怖氛圍;還有很多則是被充滿娛樂精神、腦洞大開的學生們賦予了各種搞笑內涵。

part.1 頂與不頂都尷尬的“球”與“鳥”

也許是爲了表達放眼全球的國際視野以及展翅翱翔的宏圖大志,“球”和“鳥”一直都是很多校園雕塑中常見的元素。幾乎可以和書本、圓規、尺子、手掌等並列爲校園雕塑神器。

校園雕塑,當代大學生的快樂源泉!

▲湖南工業大學校門雕塑

彷彿只要沾上其中一個的邊兒,校園的意味就get了。

然而,由於“球”與“鳥”這兩個字在方言裏的某些特殊涵義,當它們和雕塑結合時,常常會變成“頂”或“不頂”都尷尬的存在。

校園雕塑,當代大學生的快樂源泉!

西安郵電大學中有一座寫着“智慧之源”的雕塑,據說正確解讀大致是這樣的:左邊的男生高舉具象化的智慧之源(球狀),目光堅毅地凝視遠方;右邊的女生手捧書本,以知識的力量輔助男生,共同將“真理”托起。

校園雕塑,當代大學生的快樂源泉!

▲雕塑:智慧之源

然而,校友們親切地將該雕像戲稱爲:“讀書頂個球用”。

漳州財貿學校在進行校園文化建設時,在禮堂旁邊建了一座少女讀書、手捧鴿子的雕塑。寓意爲通過學習可以翱翔在自由的藍天。

然而,它也同樣被學生們惡搞得解讀爲“讀書頂個鳥用”……

當然,校園雕塑中還有許多“頂球”或“頂鳥”的變化體。

比如華中科技大學的建校紀念碑由於是四根柱子頂着一顆球的造型,被學生們稱爲“四年大學頂個球”,還成了外校學子去華科必看的一景。

校園雕塑,當代大學生的快樂源泉!

又比如南開大學的“看書不如看鳥”。

校園雕塑,當代大學生的快樂源泉!

另一個經典的例子是廈門大學的“鳥書”雕塑。

校園雕塑,當代大學生的快樂源泉!

從正面看它是一隻飛鳥,從後面看是一本大書,象徵着廈大的一切都在騰飛。但是,當它和方向不正的西門以及道路結合起來之後,就成爲了流傳甚廣的廈大“第二校訓”——“歪門邪道讀鳥書”

校園雕塑,當代大學生的快樂源泉!

雖然這類形式單調,高度扎堆的校園雕塑成了學生和網友們吐槽的對象,但“鳥”和“球”不是你想拆就能拆的。畢竟拆掉了,又要面臨着“連球(或鳥)都不頂”的新一輪羣嘲,實在是處境尷尬。

比如,曾經被網友票選爲“全國十大丑雕塑”之一的西北政法大學圖書館前的雕塑,就經歷了先拆球,後全拆的“悲慘遭遇”,讓我們爲它默哀0.1秒鐘。

校園雕塑,當代大學生的快樂源泉!

part.2 我們的“道具”很生活化

“球”和“鳥”不能亂頂,但其它的“道具”校園雕塑們駕馭起來也並不輕鬆。

比如在雕塑這條路上走得“挺遠”的西北政法大學又爲我們提供了一個經典案例。與法律相關的很多雕塑,大多都受到了古羅馬神話中司法女神Justitia雕塑的啓發,西方比較常見的司法女神雕像如下。

校園雕塑,當代大學生的快樂源泉!

受此影響,西北政法大學的“正義女神”雕塑也是一手持劍,一手託天平,象徵着正義與公平。

校園雕塑,當代大學生的快樂源泉!

但是也許是本土化“正義女神”動作的生動性以及絲帶的飄逸感激發了學生們的無限想象,於是爲這座雕塑打響了“二奶要報仇”的名號……

雖然由於校園佈局的更改,這座雕塑已經從雁塔校區整體搬遷到長安校區,但是聲名依舊顯赫。

校園雕塑,當代大學生的快樂源泉!

同樣位於西安的長安大學在雕塑這方面也不甘落後。

位於本部北院大門的“青春彩虹”雕塑就是該校著名的標誌性建築。官方解讀是:一位美麗的少女伸展雙臂,擁抱未來,就像一道美麗的彩虹,也象徵着長安大學的道路橋樑等優勢專業。

校園雕塑,當代大學生的快樂源泉!

▲長安大學“青春彩虹”雕塑

然而,“拉麪女神”這個名字似乎更爲深入人心。 嗯,特地查了一下,代長安大學的師生們回答一下:真的沒有烹飪專業

校園雕塑,當代大學生的快樂源泉!

學生們對“拉麪女神”的“愛”也是直白而熾烈的,不僅封它爲校花,甚至還有校友爲它創作過《拉麪女神賦》。

校友陳澤滿於二零一零年爲拉麪女神寫下一賦,爲《拉麪女神賦》,節選:

“於是,峯頂見神女感焉,心思彷徨。其身丰神冶麗,浮翠流丹,粉藻其美,丰姿盡展;其貌不施粉黛而顏色如朝霞映雪;

其眉般般入畫卻又百樣難描,潔齒微露,若瓠犀,若編貝;脈脈含笑,秋波婉轉美如斯。恐巫山仙女之不及,洛水宓妃之不比。”

校園雕塑,當代大學生的快樂源泉!

除了雕塑自帶的道具,學生們也不忘“略盡綿力”,幫助那些有點單調的雕塑“活過來”,比如這樣的▼

校園雕塑,當代大學生的快樂源泉!

和這樣的▼

校園雕塑,當代大學生的快樂源泉!

本來還挺有氣勢的,但是怕只怕學生們覺得你冷:

校園雕塑,當代大學生的快樂源泉!

校園雕塑,當代大學生的快樂源泉!

當然,用雕塑曬被子的行爲還是適可而止吧,咳咳。

校園雕塑,當代大學生的快樂源泉!

校園雕塑,當代大學生的快樂源泉!

校園雕塑,當代大學生的快樂源泉!

part.3 抽象·全靠編主義魔幻校園藝術

學業是校園生活的永恆主題,與之相關的美好願望也不免被投射到校園裏隨處可見的雕塑之上。

南京大學有一座名爲“闖”的雕塑。由深圳校友集資捐贈,爲的是向師弟師妹們傳遞深圳人敢於打破框框、追求夢想、持續創新的改革前沿精神。

校園雕塑,當代大學生的快樂源泉!

然而,在一衆別名(如 ”囚“、”閃“、“門截裂夫”、"猛男出櫃"等)之中,流傳最廣的還是“裸考門門過”這個名號……

它和西安交通大學的騰飛塔“不掛女神”堪稱神鵰俠侶·雕塑版考神·楊超越。

校園雕塑,當代大學生的快樂源泉!

騰飛塔是西安交通大學的標誌性建築,塔頂是一個呈鳥形的白色雕塑,揮動着翅膀作騰飛狀,寓意交大學子展翅騰飛。下方的女性人像看上去似乎未一絲不掛,因此被稱爲“不掛女神”。

據說只要大一來到這裏跟它合影,就能保證大學四年不掛科。

校園雕塑,當代大學生的快樂源泉!

而在”祈福”這件事上,西北大學則更爲“認真”,直接將希臘神話人物“雅典娜”和中國神話人物“女媧”的雕塑一起擺放在校園裏,並稱其爲校園的守護神。

校園雕塑,當代大學生的快樂源泉!

眼力好的小朋友們可能已經發現這兩尊雕塑的面孔似乎和我們以往看到的神話形象不太一樣……

這是因爲校方爲了紀念兩位董事對學校創立做出的貢獻,將雕塑面部換成了這兩位女校董的臉。不過,後來由於有網友在網上發帖引起了不少爭議,雕塑的文字說明部分現已被拆除

校園雕塑,當代大學生的快樂源泉!

除了以上提到的幾種特色鮮明的校園雕塑,還有很多雕塑(有的是藝術學院擺放在校園裏的學生作品)讓人在懷疑人生的困惑中體會到莫名的喜感,有的還分分鐘可以化身作表情包。比如:

“馬失前蹄”?

校園雕塑,當代大學生的快樂源泉!

“馬失後蹄”?

校園雕塑,當代大學生的快樂源泉!

又比如:

校園雕塑,當代大學生的快樂源泉!

校園雕塑,當代大學生的快樂源泉!

還有的雕塑彷彿時刻在校園裏舉辦着試膽大會:

校園雕塑,當代大學生的快樂源泉!

校園雕塑,當代大學生的快樂源泉!

校園雕塑,當代大學生的快樂源泉!

part.4 校園的雕塑到底怎麼了?

雖然這些關於學校雕塑的吐槽還是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滿,覺得神聖的東西被褻瀆了。不過我覺得除了一些過於低俗的,倒也不用過於較真兒。

因爲大多數人也沒什麼惡意(說起來發出吐槽的大多還是本校學生),並且諸多名校也都對此報以了寬容的態度。畢竟兼容幷包,藝術和審美本來也沒有絕對客觀的標準。

校園雕塑,當代大學生的快樂源泉!

▲重慶大學城擺放的裸女雕塑就曾引發巨大爭議,當地市民認爲,在大學擺放這樣的雕塑有褻瀆女性之嫌,而大學

不過對於校園雕塑的大型惡搞吐槽行爲除了娛樂精神使然,其實也是具有一定的批判性的。

作爲校園景觀重要組成部分的雕塑,不僅可以起到美化和裝飾環境的作用,還被視爲教育促進和審美薰陶的重要工具。它可以是校園文化的載體,也可以成爲學校品牌的標誌,同時也體現着學校本身的品味和人文精神。

校園雕塑,當代大學生的快樂源泉!

▲復旦大學哲學院雕塑

但是目前校園雕塑形象缺失或混亂,表意不明,內涵空洞或牽強附會,形象淺薄或雷同等問題,是衆多學生和社會人士都能感受到的。而完全忽視校園雕塑的藝術性,只把它當作形式主義的任務來應付的情況也確實存在。

畢竟某寶提供了一條easy way▼

校園雕塑,當代大學生的快樂源泉!

校園雕塑,當代大學生的快樂源泉!

不過,在廣大學生與網友們有力的“監督”下,相信學校領導們也已經意識到了這些問題,讓我們一起微笑地期(qí)待不一樣的校園雕塑吧。

你見過什麼奇葩的雕塑?

你能接受大家

對雕塑的另類解讀嗎?

校園雕塑,當代大學生的快樂源泉!

[1]郎惠婷. 基於文化知覺的大學校園雕塑形象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4.

[2]徐朝.公共雕塑對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性研究[J].美與時代(城市版),2018(05):63-64.

[3]曾光.大學校園雕塑的價值與設計探究[J].美與時代(城市版),2017(03):55-56.

[4]歐偲.校園雕塑的意義及其設計原則探究[J].大衆文藝,2015(17):14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