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此國企改革再也“慢不得、等不得、拖不得”,河南省委、省政府下決心把國有企業改革作爲擺脫企業經營困難的根本之策、推進結構調整的必由之路、加快轉型發展的關鍵之舉,橫下一條心、卯足一股勁,打響了國有企業改革三年攻堅戰。企業的組織結構、產業結構、佈局結構都得到了優化調整,特別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過程中我們化解了煤炭、水泥、建材、鋼鐵等傳統產業過剩的和落後的產能,煤炭化解了5643萬噸、鋼鐵化解了240萬噸,尤其是河南污染比較重的、效益比較差的、市場已經飽和的,像鑄造件、水泥、電解鋁等等,大刀闊斧削減這些落後產能,從而使國有企業進入瘦身健體的良性發展。

原標題:河南:去年省市兩級監管國企營收增長逾一成,創近年最好水平

8月26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佈會,河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國生,河南省委副書記、省長陳潤兒圍繞“開放的河南更出彩”介紹河南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並答記者問。

就河南國企改革工作,陳潤兒表示,前些年,河南許多國有企業和全國其他地方一樣,在全球經濟低迷和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一度陷入企業人才留不住、市場份額保不住、長遠發展撐不住的境地。在實踐中,認識到產生這個問題的根本原因還是企業改革滯後。

因此國企改革再也“慢不得、等不得、拖不得”,河南省委、省政府下決心把國有企業改革作爲擺脫企業經營困難的根本之策、推進結構調整的必由之路、加快轉型發展的關鍵之舉,橫下一條心、卯足一股勁,打響了國有企業改革三年攻堅戰。

第一年,從2016年6月到2017年8月,以完成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爲重點,打響了“前哨戰”。這一戰涉及包括中央、省屬、市縣國有企業在內的在豫國有企業,涉及到百萬職工,供電、供水、供氣和物業管理等等,以及離退休人員的社會服務保障等社會職能的剝離。

第二年,從2017年8月到2018年9月,以處置1000家“殭屍企業”爲重點,打響國有企業改革“總攻戰”。河南國有企業中的“殭屍企業”共涉及到1124家。這些企業不僅自身難以生存,而且吞噬着大量優良資產,這是國有企業改革的“攔路虎”,通過依法破產、清算註銷、兼併重組、改制轉讓和盤活脫困這五種方式,到去年9月,1124家企業完成了處置,其中458家企業進入破產程序。

第三年,從2018年9月到2019年9月,繼續保持國有企業改革的強勁態勢,重點打好“掃蕩戰”,繼續抓好進入破產程序的458家殭屍企業的徹底清算和人員安置,與此同時大力推進企業組織結構、產權結構、治理結構“三大結構”的調整和改造。

陳潤兒表示,隨着這三年國企改革的推進,實現了“一子落、滿盤活”的良好效果。效果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推進了結構調整。企業的組織結構、產業結構、佈局結構都得到了優化調整,特別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過程中我們化解了煤炭、水泥、建材、鋼鐵等傳統產業過剩的和落後的產能,煤炭化解了5643萬噸、鋼鐵化解了240萬噸,尤其是河南污染比較重的、效益比較差的、市場已經飽和的,像鑄造件、水泥、電解鋁等等,大刀闊斧削減這些落後產能,從而使國有企業進入瘦身健體的良性發展。

二是盤活了閒置資產。這幾年通過處置“殭屍企業”,使一些存量資產得到盤活,增量資產得到優化,資產結構得到調整,配置效率明顯提高。

三是加快了轉型發展。把國企改革與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同步推進。由於企業主體得到重塑、活力得到激發、轉型得到加快,所以一批企業擺脫了困境、走向了發展。

四是激發了企業活力。隨着體制機制的激活,企業發展活力明顯增強,國有企業經營狀況、市場競爭能力明顯提升。去年河南省市兩級監管的國有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6081.9億元,同比增長11.2%,省管企業全年營業收入4735.6億元,增長11.4%,利潤增長10.4%,主要收益指標都創造了近些年來的最好水平。

陳潤兒最後表示,改革從無坦途,發展任重道遠,下一步將以更大的決心、更大的氣魄、更大的力度將改革進行到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