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餘暉

據11月16日《新聞聯播》消息,11月14日至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強在黑龍江、吉林調研。

這是總理第二次赴東北調研。今年6月7日至8日,李強曾到遼寧調研。

此次調研期間,李強召開了“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座談會”,這是他首次在地方召開這樣的座談會。

一個背景是,國企改革是東北振興的“重頭戲”。國有企業在東北的地位重要、作用突出,國有企業能不能搞好是東北老工業基地能不能振興的重要因素。

6月赴遼寧,11月赴黑龍江、吉林

中央對東北振興一直十分關注。

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印發《關於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若干意見》,吹響了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號角。

今年9月7日,在哈爾濱市,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主持召開了“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

習近平指出,相信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新徵程中,東北一定能夠重振雄風、再創佳績。

此次在黑龍江、吉林調研期間,李強提到,“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改革創新,激發內生動力,推動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

這是李強今年第二次到東北調研。

今年6月7日至8日,李強在遼寧調研。當時,他強調,要“大力優化營商環境,全面增強經濟發展動力和活力,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

前往哈飛集團、中國一汽等

此次在黑龍江、吉林調研期間,李強先後前往多個地方調研。

在黑龍江,李強先後到了大唐哈爾濱第一熱電廠、哈爾濱工業大學、惠達科技公司、哈爾濱新區江北一體發展區、哈爾濱飛機工業集團。

在吉林,李強先後前往長春金賽藥業公司、長光衛星公司、中國科學院長春光機所、中國一汽、皓月集團等。

  • 航空工業哈爾濱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創建於1948年,是我國“一五”時期156個重點建設項目之一。公司歷史上研製生產了我國第一架直升機直5、第一架輕型噴氣轟炸機轟5、第一架大型水上反潛轟炸機水轟5等機型。公司承擔了運20、C919飛機大部件研製生產任務。

  •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是國有特大型汽車企業集團。前身爲第一汽車製造廠,也是國家“一五”計劃重點建設項目之一。目前擁有紅旗、解放、奔騰等自主品牌和大衆(奧迪)、豐田等合資品牌,累計產銷汽車超過5400萬輛。

在上述兩個企業調研時,李強提到了“關鍵核心技術”“自主研發和聯合攻關”等。

在哈爾濱飛機工業集團,李強察看生產線和機型展示,希望企業着力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打造世界一流直升機企業。

在中國一汽,李強察看紅旗汽車生產線,聽取新能源汽車項目進展情況彙報,勉勵企業堅守產業報國初心,堅持自主研發和聯合攻關“兩條腿走路”,爲建設汽車強國再立新功。

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此前,李強在地方調研期間,也曾關注到新能源汽車。

5月,李強在山東調研,期間他到金寶汽車城,走進銷售門店,瞭解新能源汽車銷售以及下鄉情況。

9月,他在北京調研,期間在北京國科天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李強聽取公司研發情況彙報,瞭解公司產品在重大裝備、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的應用情況。

首次

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是國家的重大戰略,國企改革則是東北振興的“重頭戲”。

今年11月,《遼寧日報》刊文稱,國有企業在東北的地位重要、作用突出,國有企業能不能搞好是東北老工業基地能不能振興的重要因素。

在黑龍江、吉林兩地調研期間,李強主持召開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座談會,聽取部分央企和地方國企負責人發言。

央視畫面顯示,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邱現東,鞍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譚成旭等都在會議現場。

今年3月以來,李強先後到湖南、海南、北京、廣西、雲南、山東、遼寧、上海、廣東、浙江、黑龍江、吉林等地調研。

在地方調研期間,李強召開了多次座談會,但專門聚焦國企改革發展的,這是首次。

在這次座談會上,李強指出,當前國內外形勢發生深刻變化,對國企改革發展提出了新要求。

他還提到:

  • 要深刻認識新時代新徵程國有企業肩負的重要使命,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產業控制和安全支撐作用,在改革創新中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

  • 同時優化佈局結構,帶動和促進民營企業、中小微企業共同發展。

深化國企改革

目前,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已經啓動。

實施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之後,中央作出的一項全局性、戰略性重大決策部署。

深化國企改革也是東北振興的題中之義。

在今年9月的“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上,習近平強調:

“繼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實施國有企業振興專項行動,提高國有企業核心競爭力,推動國有資本向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強化戰略支撐作用。”

今年10月,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在《求是》雜誌發表了《深入實施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文章。

文中提到,通過實施國有企業改革三年行動,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取得重大成果。

“但一些長期制約國有企業發展的體制機制弊端尚未徹底破除,一些國有企業仍存在大而不強、資產收益率不高、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

文中還提到,科技自立自強不僅是發展問題,更是生存問題。

“國有企業作爲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準確把握在我國科技創新全局中的戰略定位,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提升企業科技創新引領力和全球競爭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