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古代的人們思想都比較封建,但是無疑在古代也出現過很多有名的人,比如說儒家創始人孔子,道教創始人老子,這些人說過很多有名的話,比如孔子曾經說過“有朋至遠方來,不亦樂乎”,還說過“溫故而知新”。但是小編今天想跟大家說的是另一句老話“溫飽思淫慾”,相信這句話很多人都聽說過,而且也理解其中的意思,但是這句話並不是真正的精華,後面的一句纔是真正的重點,可惜大多數人不知道。

溫飽思淫慾,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一個人在能夠滿足基本的生活需求之後,就會開始想一些其他的事情。只是很遺憾的是在這句話之後還有一句更有道理的話,人們都不知道,叫做飢寒起盜心,這五個字的含義是一個人在生活的飢寒交迫的時候就會想要偷盜別人的東西來滿足自己的慾望。在古人的眼裏,人們他們把人的需求分爲三個層次,分別是生理上,安全上和情感歸宿上,被尊重上以及實現自我上。

溫飽思淫慾是屬於第三層次的需求,飢寒起盜心,這是在第一和第二兩個層次的需求。這句話最早是被放在古代小孩子的書中作爲教育篇目,最早是在明清時期,後來經過人們的口口相傳,導致後半句話逐漸消失了。自己的衣食住行得到滿足之後,就開始想一些其他的事情。希望得到權利和美人在懷,每日寧願沉浸在歌舞昇平之中。這句話更多的是反映當時有錢人的奢華,他們不顧及平民百姓的生死,大有“朱門狗肉臭,路有凍死”骨之態。

在古代,如果當權者昏庸無道,每日都是跟後宮佳人相伴,朝堂之上又有各種奸臣,即使清白的朝臣想要爲國做一些奉獻,但是也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這對於當朝的百姓來說也是十分可悲。有錢的人每日都可以喫各種大魚大肉,左擁右抱,但是對於他們而言,不僅沒有好的生活,而且因爲繁重的賦稅導致生活受到壓迫,甚至連子女都養不起。因爲飢寒交迫,所以纔會出現了那麼多的起義人士,也正是因爲如此,朝代纔會更迭。

小編覺得古代的皇帝更應該在意後一句話:飢寒起盜心相當於居安思危,只有日日夜夜念着這句話才能夠把國家打理的更好,關注百姓生活,一切落腳點在百姓。“溫暖思淫慾,飢寒起盜心”這句老話有着自己的道理,但是小編覺得只留下了前半句實在可惜,後半句話大多數人都不知道。今天小編跟大家講過之後,大家一定要記得後半句話,同時也可以告訴身邊的朋友這句話的含義和作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