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動的心,顫抖的手,熱烈歡迎小獅鷲”“學姐不怕紫外線,溫柔可親來接待”……一個個迎新的條幅懸掛在鄭大校園;院系報到、領軍訓服、採購生活用品……熙熙攘攘的人羣在學生志願者的引導下顯得有條不紊....

8月23日至25日,鄭州大學迎來了2019級的11816名本科生和6434名研究生,本科生男女比例1.24:1,其中新生中“00後”佔比98.4%。鄭州大學校各個單位積極開展迎新工作,與新生一起開啓精彩大學的大學生活。

創意迎新:智能機器人、“夢想時光機”院系迎新現場花樣百出

在南校區音樂學院的新生報到處,一塊由88個鋼琴鍵所組成的地毯鋪在音樂樓前。幾個卡通人形立牌擺放在琴鍵地毯兩側,或唱歌或彈琴,形態各異。新生在紙張上寫下對大學的暢想和未來的期望,放入名爲“夢想時光機”的郵寄筒,學院保存四年後歸還。新生及家長站在地毯上,院系志願者在門口爲他們拍照留念。

“同學,你好,歡迎來到鄭州大學信息工程學院!”在信息工程學院迎新處,“天狗”校園巡檢機器人不停地爲新生送上祝福語,吸引了不少人駐足觀看。同學們親切地稱呼它爲“大白”。據此項目的負責人呂培介紹:“這樣的迎新方式既展現了我們院系的特色,也爲新同學展示了我們的熱情,希望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感受。”

聯合招生的馬克思主義學院和教育學院則走莊重、喜慶路線:鋪上一條紅毯,自行設計、搭建四個紅色方形拱門,分別印有“愛國家、愛知識、愛校園、愛自己”的字樣。“我們希望通過創意迎新,讓新生眼前一亮更有歸屬感,”馬克思主義學院的迎新負責人謝一丁說,“我們也把‘四愛’教育融入在了迎新中,配合紅色主題以此獻禮建國70週年。”

後勤守護:全方位保障校園生活

爲了給新生提供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學校後勤部門在暑假進行了一系列準備工作。

據瞭解,爲了改善新生住宿環境,物業公司配合施工單位在暑期粉刷維修了1600間宿舍,完成了3個老校區學生宿舍391套舊傢俱的更換以及柳園共計300米宿舍樓層暖氣管道改造。迎新期間,數字化服務中心全員在崗,24小時爲新生提供服務。在校園綠化、用電安全、校園通訊等方面,學校還進行了相關維護與升級改造,全力保障新生入學。

迎新期間,爲了保障新生及家長的用餐,校內部分餐廳延長營業時間至午夜12:00。此外,後勤部門在柳園、菊園、松園餐廳開闢了臨時休息區,並且爲學生家長提供涼蓆、涼被、熱水、充電器等生活用品。

“我們家離得比較遠,又沒有找到住宿的地方,學校這樣的安排真的很周到、很貼心。”新生家長趙慧芬女士說。

暖心志願:24小時“一條龍”服務

校黨委學生工作部在主校區設立了3個黨員迎新服務站,由各院系推送2名黨員或預備黨員參與迎新志願工作。60名志願者輪流換班、有序分工爲新生及家長提供諮詢,每個站點還配備水和應急藥物。

“‘有問題找黨員’,新生和家長看到我們黨員迎新站就會徑直走過來,對我們還是比較信賴的。”17級護理學院的辛玉潔笑着說,“這是我第一次作爲一名預備黨員參加迎新志願工作,感覺自己是在真實地爲同學們、爲人民服務,響應總書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教誨。”

凌晨2點,在鄭州大學泊月路迎新服務站點,6位志願者仍在等待着新生的到來,角落裏的一頂單人帳篷和桌椅是他們臨時休息的場所。從夜裏12點開始,他們已經接待了五六位新生和家長。

爲了迎接新生,校團委設置了5個校園迎新服務站點和一個火車站迎新站點組織244名志願者和55名隨車導遊,24小時全天候服務。學校一方面加緊培訓、嚴格要求志願者,提前一週召開迎新動員大會;一方面又爲部分志願者提供午餐晚餐、備好雨衣、發放補助。

來自2017級新聞與傳播學院的鄧冉,已經連續兩年參與迎新志願工作,“每年看到學校注入新鮮血液,我就很高興,感覺我們學校會越來越好。”她說。

24日上午,各迎新站點圍滿人羣。志願者們解疑答惑、介紹校園生活、指引道路、幫運行李,忙得不可開交。此外,學校預計出動80車次接送新生,來自旅遊管理學院的導遊隨行講解中原文化和鄭大歷史。從鄭州火車站開始,新生及家長即可享受迎新“一條龍”服務。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我們歷年有火車站迎新的傳統,這已成爲我校的一種文化,我們要將它一直傳承下去。”校團委副書記王紅曉說。

綠色通道:貧困新生無憂入學

在新生入校報到期間,學校開展了“五位一體 無憂入學”活動。學校發放資助政策宣傳摺頁、摺扇等,對家庭經濟困難的新生開通“綠色通道”,以保證普通高校家庭經濟困難新生順利入學。

除此以外,學校還爲建檔立卡學生送上“四個愛心”:愛心禮包,包含牙刷、毛巾等生活用品;愛心書卡,學生可免費領取大一上學期教材;愛心服裝,爲建檔立卡學生免費提供軍訓服裝;愛心路費,報銷學生往返路費,減輕學生的經濟負擔。

與往年相比,今年醫療保險費和體檢費也納入減免範圍,學校各項費用統一採用線上支付的方式,新生可以先繳納後享受補助,爲學生和家長帶來許多便利。

新生特寫:緣起五湖四海 千里相聚鄭大

鄭州大學2019級的18250名新生來自全國3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特別行政區等地,其中包含520名少數民族新生和109名港澳臺僑新生。

法學院新生李嬋源來自回族,她對鄭大最深的印象就是“校園很大、風景美”。她說:“學校大門很氣派,音樂噴泉也很好看,校園綠化環境很美。”在她看來,自己一直都和漢族的朋友居住在一起,所以來到學校也能很快適應。

商學院設置有港澳臺僑服務站點,安排高年級的學長學姐幫助新生報到。來自臺灣的2019級新生陳怡臻,23日下午就獨自一人來到鄭大,“我剛來什麼都不知道,學長學姐就從院辦到宿舍一路幫我指路、抬行李,人都超好!”她說。

據鄭大招生辦公室副主任許立敏介紹,港澳臺僑招生共有港澳臺僑聯招、臺灣學科測試能力考試、香港免試生、澳門保送生4種渠道。“鄭大從去年開始招收港澳臺僑的新生,一方面意味着我們學校的招生覆蓋面面向全國地區,有了新的突破。”許立敏表示,另一方面港澳臺僑同學的教育背景和內地同學不同,他們的到來有利於文化的交流、思想的碰撞。

通訊員 宋瑞雯 劉海慧子

圖片來源 沈翔

編輯 張逸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