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尽快完善相关检查进一步确诊,继续予以治疗,同时科内讨论后,向患者及其家属交待病情及风险,告病危,转ICU治疗。HELLP综合征无论是对母亲或者是胎儿而言都是十分凶险的,希望各位准妈妈和家属们多多关注孕产妇的身体状况,保持心情舒畅,产前定期检查,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

31岁的刘女士是位怀孕8个多月的准妈妈,整个孕期只做了2次产检,4天前出现视物模糊伴头晕,至株洲市内某医院就诊,该医院拟“高血压”收住院。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查出双眼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心脏彩超异常,肝肾功能、心肌酶均异常,经治疗后血压仍然控制不佳,病情进一步恶化,于是转入株洲市中心医院。生死营救

13:00

当天值班医生赖慧敏主治医师和马伟红医师为刘女士检查后发现:她的血压仍高,血小板计数显著减少,贫血,重度子痫前期,存在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甲状腺功能减退,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等症状,十分危险。

13:30

黄荣副主任医师和谢恺俐主任医师查看病人后指示:该患者考虑HELLP综合征可能性大,不排除TTP。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尽快完善相关检查进一步确诊,继续予以治疗,同时科内讨论后,向患者及其家属交待病情及风险,告病危,转ICU治疗。

16:15

检查结果回报:“孕妇B型钠尿肽前体明显升高,考虑有心衰,血涂片结果明显异常,存在血管内溶血。此时情况十分危险,危及母儿生命,随时胎儿胎死宫内,胎盘早剥,子痫可能,可致多器官衰竭,必须尽快剖宫产终止妊娠,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谢主任考虑病情危重,立即报告医务科王树立主任并启动危重孕产妇抢救预案,申请全院大会诊。

17:40

医务科王树立主任迅速组织全院大会诊,血液科、心内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肾内科、重症医学科、新生儿科、麻醉科连同产科等相关科室的主任及骨干讨论病情后,决定尽快跟家属沟通病情,完善术前准备。

19:00

患者送入手术室,在全麻下插管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因患者血小板少,手术中可能出现出血无法控制的情况,手术风险极大。所有的成员立刻投入到了紧张的急救中:手术室、麻醉科医护人员早已严阵以待,输血科也已做好准备,谢主任同黄荣医生同时上台,并请新生儿科陪产,确保手术万无一失。为了让患者家属理解孕妇病情的严重性,术中医护人员多次与患者家属沟通及交代病情,同时上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20:40

患者手术顺利,术中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安全返回ICU病房。宝宝因早产转新生儿科治疗,目前病情稳定。

次日,血液科会诊后,根据患者病情,建议行股静脉置管,行血浆置换。患者分别于8月20日和8月22日行床旁血浆置换术两次,术中术后生命体征平稳,无特殊不适,患者安返产科病房。

8月22日,在ICU严密监控了四天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转回产科继续下一步专科治疗。

患者病情虽然十分凶险,但经过医院多学科专家的诊疗,患者病情好转,多脏器损伤指标逐渐恢复。

科普小课堂

孕妈妈们都知道,在每次产检时必须检查的常规项目就是测血压。孕期的血压监测具有非常的重要的意义,大约9.4%的孕妈在孕期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妊娠期高血压病,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妊高症。轻度的妊娠期高血压可能没有特别的症状,而如果不加重视任其发展下去,严重者会出现抽搐、昏迷,甚至造成多种并发症。而这其中最严重的并发症,就是大多数人比较陌生的HELLP综合征。

HELLP综合征在产前、产时、产后均可发生,但约70%以上发生于产前,且多发生在妊娠晚期。本病以溶血、肝酶升高和血小板减少为特点,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并发症。国外资料表明,在重度子痫前期中,HELLP综合征发病率约占4%~16%,我国报道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国外,仅占重度子痫前期的2.7%,这与其发病率不高,临床表现多变、无特异性且常被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症状所掩盖,导致医生对该病误诊有关。因为HELLP综合征延误诊断或延误治疗会对母婴的预后产生严重影响,病死率高,所以应该对这种疾病做到提高警惕,早诊断,早治疗。

专家提醒

HELLP综合征无论是对母亲或者是胎儿而言都是十分凶险的,希望各位准妈妈和家属们多多关注孕产妇的身体状况,保持心情舒畅,产前定期检查,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如有不适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积极配合医生的诊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