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唐朝,人們總是會懷念它的強大與輝煌,並惋惜這個盛世因一場動亂走向了衰弱。許多朝代的衰敗都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是制度的腐朽導致的必然滅亡。不過唐朝卻不同,安史之亂彷彿一把尖刀一樣,將唐朝攔腰斬斷。動亂之前,唐朝是強大的,動亂之後,唐朝是衰敗的。

而安史之亂的主導者,安祿山,是許多人都聽到過的名字。不過,很多人雖然都知道安祿山,卻對他的人生軌跡以及他爲什麼要掀起叛亂不甚瞭解。

安祿山其實並不是漢人,他起初只是一位突厥貧民,連姓氏都沒有。安祿山小時候生活非常艱難,爲了生存,他便跑去偷羊,不幸被抓到幽州節度使面前。聽完安祿山罪行的彙報之後,節度使下令處死安祿山。

而就在此時,安祿山卻說道:“我可以幫助大人打敗突厥人!”幽州節度使聽完這句話,便多看了這位雖然出身突厥卻非常白胖的少年幾眼,他覺得安祿山確實是一個有膽識的突厥人,可以幫助到自己,因此他不僅寬恕了安祿山,還賜給了他一個很小的官職。節度使不知道的是,他此次放過的人,卻將整個大唐帶向深淵。

安祿山被免死之後,不僅擺脫了困境,還走上了仕途。安祿山只是一位突厥出身的普通人,他沒有任何背景,然而安祿山卻是一位非常捨得投資的人。安祿山將自己所有的錢財全部拿出來賄賂各級官員,加上他善於阿諛奉承,長得又很憨厚,因此很多官員都非常欣賞他,不僅不斷提拔安祿山,還經常在皇帝面前稱讚他。

後來,皇帝親自見了安祿山,他也非常喜歡這個白白胖胖的官員,覺得他很是有趣,加上他在唐玄宗面前非常謙卑,因此便得到了唐玄宗的寵愛。就連後宮中的女子,對這個肥胖憨厚的官員也非常喜愛,楊貴妃甚至將安祿山認爲養子。

然而,皇帝和貴妃寵信安祿山,不代表所有官員都對安祿山有好感。當時朝廷裏很多人都不喜歡這個肥胖臃腫的安祿山,而且覺得他是突厥人,其心必異,所以一直想將安祿山排擠出去。不過,安祿山對此也非常清楚,從一位窮苦少年死裏逃生成爲皇帝寵臣的安祿山不想再失去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因此,已經成爲多地節度使掌握龐大軍權的安祿山毅然決定造反,滅了唐朝,自己做皇帝。

事實上安祿山稱不上軍事天才,但他的造反來的太突然,朝廷完全沒有防範,加上當時唐玄宗的昏庸愚蠢,因此安祿山的大軍一路上連勝,將唐玄宗趕出了長安。安祿山在打敗唐玄宗之後,成爲天下最有權力的人,然而他最終沒有被唐軍打敗,卻被自己的兒子聯合宦官殺害。安祿山死後被史思明追諡爲帝,因此,他的墓葬規格也應該是不低的。只是,近代以來,安祿山的墓葬卻一直沒有被發現。

直到2011年,河北田莊在偶然間發現了一處龐大的墓葬。考古專家在進行發掘之後,發現了許多唐代的珍品。而最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還是考古隊居然在墓葬中發現了一個磁帶。這盤磁帶當然不可能是墓葬主人留下來的,很顯然,它是盜墓賊留下的,而且這羣盜墓賊的歷史應該不算很久遠。

考古隊一開始並不知道這處墓葬的主人是誰,加上墓葬被盜墓賊多次盜竊,因此許多珍品都被盜走。但經過仔細的勘探之後,考古隊推測,這處墓葬的主人正是安祿山。因爲這處墓葬雖然非常龐大,規格極高,但裏面的陪葬品不管是製造工藝還是擺放水平都不算高,看上去非常像是倉促之間修建的。而這種情況,與安祿山被弒倉促下葬是一致的。

誰都沒有想到,盛極天下的大唐,會由於一個突厥人走向衰敗。而這位突厥人可能也不會想到,自己最終會被兒子弒殺,躺在一個倉促修建的墓葬當中,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