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今年以來,共有3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獲批籌建,股東均爲合資保險公司;8家保險公司獲批開業,但皆不在今年新批籌範圍;13家保險公司進行股權變更。

普華永道中國金融行業管理諮詢合夥人周瑾表示,在金融保險業進一步對外開放的政策導向下,外資會進一步加大在中國金融保險行業的投資力度,發起設立新機構也會更多,相應的監管批覆也會優先考慮。

與之對應,銀行領域亦蹄疾步穩。例如,銀保監會相繼批准了約旦阿拉伯銀行籌建上海分行、中國信託商業銀行籌建深圳分行、東亞銀行(中國)有限公司深圳前海支行升格爲分行,批准彰化商業銀行在大陸的子行開業、國泰世華商業銀行在大陸的子行開業。

政策成效初顯

金融保險業對外開放進程正在加快。從批籌機構看,工銀安盛資產管理公司、交銀康聯資產管理公司、中信保誠資產管理公司的股東分別爲合資壽險公司工銀安盛人壽、交銀康聯人壽和中信保誠人壽。

與此同時,大韓再保險公司中國分公司批籌,以及葡萄牙忠誠保險、法國教育健康相互保險北京代表處和比利時裕利安怡信用保險上海代表處獲批設立。此外,還有諸如韋萊保險經紀、怡和保險經紀等獲得了擴大業務範圍的許可證。

10月22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教授朱儁生認爲,隨着外資持股人身保險公司比例放開,外資進入壽險業的組織形式將更加靈活,大大增強了外資壽險公司經營的靈活性與自由度,這將有助於提高其拓展中國保險市場的積極性。由於外資壽險公司目前主要藉助於代理人拓展業務,需要較長的培育過程,在短期內其市場份額提升相對有限,但隨着代理人隊伍的壯大,以及期繳保費的發展後勁逐步顯現,其市場份額將逐步增加。

朱儁生續稱,保險中介行業的開放則有助於外資財險公司深化市場分工與提升專業化經營水平。在外資保險中介的支持下,外資財險公司更能夠專注於產品開發、精算、投資、風險管理等核心價值環節,而保險代理、經紀與公估等中介則將承擔很多銷售、理賠等功能,實現產銷分離。外資財險公司通過分工的深化促進技術創新,創新商業模式,提高經營效率,保險市場份額有望逐步提高。

此前不久,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肖遠企表示,銀行和保險領域的開放措施力度較大,體現在取消或放寬外資股比限制、放寬市場準入條件、擴大外資機構業務範圍、優化外資機構監管規則等方面。目前,這些政策已經初見成效。有的外資機構已經作爲股東入股到銀行、保險機構,有的已經設立了法人或分支機構,有的業務量較過去有較大增長。

朱儁生認爲,銀行和保險領域開放措施的成效已經顯現。隨着外資保險公司對中國保險市場滲透度的提升,其審慎經營理念的影響將逐步擴大,在長期保障業務發展方面的經驗將會外溢,從而將促進中國保險市場的轉型與高質量發展。

完善公司治理

從股權變更機構看,13家保險公司進行股權變更的保險公司,分別是鑫安車險、安誠財險、中華聯合保險、恆邦財險、國聯人壽、衆惠相互、安聯財險、中鐵自保、華海財險、華泰保險、新光海航人壽和利安人壽。

其中,華海財險的股權變更屬於違規股權清退的延續。銀保監會同意華海財險引入新股東,新股東爲那曲瑞昌煤炭運銷公司,持股數量18000萬股股份,持股比例15%,華海財險註冊資本變更爲12億元。

從2014年至2017年,華海財險均處於虧損狀態,2018年情況略有好轉,一季度虧損250.77萬元,二季度扭虧爲盈。截至2018年6月末,華海財險實現淨利潤2486.54萬元,全年情況尚待觀察。

已經完成違規股權清退的利安人壽同樣受到關注。銀保監會同意江蘇蘇匯資產管理公司、南京紫金投資集團公司、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公司將所持利安人壽的部分股份轉讓至江蘇國際信託公司。此次轉讓後,江蘇國際信託公司持有利安人壽10.43億股股份,持股比例爲22.79%;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公司不再持有利安人壽股份。

截至2018年5月末,利安人壽總資產259.84億元;淨資產65.39億元。2018年1-5月,利安人壽營業收入86.52億元;淨利潤-1.56億元。

股權問題“久拖未決”的新光海航人壽也終於塵埃落定。銀保監會批准海航集團公司將所持新光海航人壽38%的股份轉讓給深圳前海香江金融控股集團公司,將所持有的12%股份轉讓給上海冠浦房地產開發經營公司,臺灣新光人壽將所持新光海航人壽15%股份轉讓給深圳柏霖資產管理公司,將所持有的10%股份轉讓給深圳國展投資發展公司。

數據顯示,新光海航人壽的償付能力長期墊底。2018年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新光海航人壽的核心、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均爲-421%,最近一期風險綜合評級爲D。

對此,周瑾認爲,銀保監會加大對問題公司的清理整治,違規股權會進行轉讓,償付能力長期不足的公司隨着資本補充會有相應的股權結構調整。

事實上,每一家進行股權轉讓的保險公司都各具特色,比如中華聯合保險股權變更是中國保險保障基金的退出;衆惠相互的股權變更則是因其作爲相互保險組織而備受關注;華泰保險股權變更頻繁,外界更一度猜測其在“爲上市做準備”。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