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永,陈、隋间僧人,王羲之七世孙,人称“永禅师”。智永兼擅楷、行、草、章等书体,功力精深,是衔接晋唐书法的过渡式人物,在书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传智永曾以真、草两种书体抄写《千字文》800本,散于世间,江东诸寺各施一本,意在使家学得以广泛传播。

从墨迹本来看,楷书略带行书笔意,笔锋摇曳而舒缓绰约,轻入徐按而悠闲自得,通篇则温润巧秀而法度谨严,娴熟至极。

草书用笔沉稳厚重,线条多呈圆浑的弧曲之状,抑左扬右而节奏舒长平缓,通篇气韵流宕而婉约温润,虽字字独立,而无支离隔膜之感,但限于章法体势而未能宏逸。

智永《千字文合卷》墨迹本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