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人们说,“茶圈水深”。

这个“深”,从消费者角度看,就是茶叶品质层次不齐、价格让人拿捏不准。

加上近年来,一些与茶叶相关的负面新闻被爆出,“天价”、“诈骗”、“超标”等词汇占据了头条,触目惊心。

价格便宜的茶,一定是假茶吗?

不得不说,近年来的市场乱象,除了给正经的茶商们甩了一口从天而降的大铁锅,更是为爱喝茶、想喝茶的人们带来了不少麻烦:买个茶叶,还得处处留心,生怕一不小心就掉进陷阱。

价格便宜的茶,一定是假茶吗?

许多人心里就有过这样的疑问:“有些茶叶卖得好便宜啊,人家都几百上千了,它为什么才几十块,是不是品质很差?难道是假茶?”

这里涉及两个关键点:

◯ 假茶是什么?

◯ 茶叶价格便宜,意味着什么?

价格便宜的茶,一定是假茶吗?

首先,先简单了解一下,什么是“假茶”。

假茶,一种,是以其他植物树叶代替茶叶,制作出来的树叶干来冒充茶叶;

第二种,是指打着某知名品牌、名山头、年份的名号,直接将原本的包装换掉,在市场上进行销售。

价格便宜的茶,一定是假茶吗?

第一种情况并不算多见,基本上只要你向正规茶商购买、或正规茶厂出产所得,就可以杜绝。

而第二种,我们就见得比较多了。

这些“假茶”,打着别人的名号,实质上可能是极为普通、甚至劣等的茶叶,而它的来源不清晰、或是根本无法追溯,在安全性上都存疑。

这种现象的存在,部分是冲着一些人捡便宜的心态去的。

如果市场统一价卖9800元/斤的西湖龙井,有人卖你3000元/斤,还附带“正宗狮峰龙井、头采、明前、全手工”等一系列热门标签,那你可得小心了。

价格便宜的茶,一定是假茶吗?

再比如,500元一饼的老班章、三十年的老白茶饼,这些超出茶叶市场行情以外的茶,业内人可以一眼看破,但对刚开始买茶叶的茶友们,要留个心眼。

价廉≠假茶,关键看来源

那么,价格便宜的茶,一定是假茶吗?

答案是,不一定。考量这个问题,最重要的是你的购买途径。

价格便宜的茶,一定是假茶吗?

假茶在近年来颇有嚣张的势头,但它的销售渠道依然非常有限。

通常,我们选择正规渠道购买的茶叶,都已经经过了严格的品质把控,即便价格再便宜,也不会是假茶。

价格便宜的茶,一定是假茶吗?

为了杜绝买到假茶,至少是对自己负责,在此,与茶友们分享两点购茶建议。

● 选购茶叶时,挑选正规茶商、靠谱茶人

● 一分钱一分货

如果你本来就是冲着名山头、茶人或是特级去的,做好贵价的准备。此前,不妨多了解市场普遍定价,做到心里有数。

价廉,不一定“高级”,但也能好喝

解决完假茶的问题,我们再来讨论,“价格便宜的茶,是不是劣质茶?”

茶叶的价格有许多决定因素。

在剖析开之前,有一个隐形的因素值得注意,就是你购买的量。

200元一泡的岩茶,与300元一饼的白茶,可别只看价格的数字,还要注意商品规格。同样,5000元一斤的茶叶,当你买50克时,也没有那么“贵”了。

价格便宜的茶,一定是假茶吗?

除此以外,对于茶叶的价格,以茶叶品质等级为基础,茶叶的产地、热度、名气、甚至市场运作等,也都能参与其中。

同样的茶类,价格能相差数十倍有余,应该全方位考察它们的自身条件之后,再做判断。

价格便宜的茶,一定是假茶吗?

便宜不一定没好货,但这个“好货”,可能在等级、产地等方面确实略逊一筹。

如果你在清楚这一点的情况下,喝得舒舒服服,那作为手边常备一泡的选择,也是非常实惠的。

拿最近手边在泡的黄大茶来举例。

价格便宜的茶,一定是假茶吗?

这盒茶,入手不过几十,打开一看,多是通常情况下不讨喜的茶梗与大叶。

但一了解才知道,黄大茶,在黄茶品类的鲜叶成熟度中本来就是第三级,位于黄芽茶、黄小茶之后,且茶梗有实际作用,能增其甘醇滋味。

最重要的是,入口有一股明显的软糯香气,融合了玉米与豆子的谷物气息。

价格便宜的茶,一定是假茶吗?

类似这样的茶,虽然其貌不扬或出生平民,但胜在性价比高、自己喝就足够舒坦,与朋友分享也不至露怯。

大概这也是“口粮茶”的来源吧。

价格便宜的茶,一定是假茶吗?

说到底,茶叶是农产品,不是奢侈品。除去有些品牌的定位确实把它往高处推,大部分茶叶还是非常亲民的。

在选购茶叶时,看到贵茶不必怯,看到便宜的茶也别嫌。到底是不是“好茶”,除了商品介绍中的外界条件加持,终究还是你的嘴巴说了算。

价格便宜的茶,一定是假茶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