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在当时凭借iPod的出色表现在音乐播放器领域如日中天的苹果和老牌运动厂商Nike所推出的运动传感器也算是与现如今绝大多数的穿戴设备在功能上有所契合。而在可穿戴设备品类分布上也同样是“三权分立”的局面,手表、手环、耳机产品占据了超过90%的市场份额。

要说到可穿戴智能设备,恐怕很多人都经历过从期待到失望这样一个过程。如果2010年iPhone4的横空出世代表着智能手机发展的一个里程碑,那么2012年可能就是可穿戴设备集中迸发的元年。从势如破竹到百家争鸣,从龙争虎斗再到归为平凡。可穿戴设备这几年的发展态势逐渐趋向缓和,普通消费者对于该类产品的态度也是不温不火。那么它最终的命运是否会像消费级VR市场那样悲惨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可穿戴设备的发展史。

一篇文章了解可穿戴设备发展史 2018年小米市场份额力克华为苹果

起源

公元1600年前后,当时清朝的商人为了解决随时需要计算数字的需求而发明出了一个长1.2cm,宽0.7cm的“戒指算盘”。而这款算盘用麻雀缩小五脏俱全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在如此小的操作范围内使用者便可以通过如发髻这类物体对算珠进行精准的操作。因此这款算盘也成为了广义上第一款人类所发明的可穿戴设备。

一篇文章了解可穿戴设备发展史 2018年小米市场份额力克华为苹果

全球第一款数字化的可穿戴设备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爱德华·索普发明的。不过他设计这款设备的初衷却是为了提升轮盘赌的胜率。爱德华·索普在其所推出的第二版赌博辅导书《Beat the Dealer》中提到了通过制造一款可穿戴式设备来提升赌博获胜概率的想法。在与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之下爱德华·索普最终也实现了这一想法,综合看来其能够将轮盘赌的胜率提升至44%左右。

一篇文章了解可穿戴设备发展史 2018年小米市场份额力克华为苹果

在爱德华·索普独具创造性的影响下,此后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投身于智能穿戴设备的领域中。而且人们开始放眼于将可穿戴设备的使用场景从赌博中发散开来,将更多的用途应用在其上面。

20世纪中后期,人们将可穿戴设备的用途拓展到了音乐、影像上面,由此也就逐渐成为了之后各类娱乐设备的雏形。1979年,索尼推出了Walkman随身听,也正是因此开启了一个崭新的音乐时代。1984年,卡西欧开发出了Casio Databank CD-40,这成为了世界上首款拥有信息存储功能的电子手表。1998年,一款专为人们记录生活所用的穿戴式摄像头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1999年,RIM推出了其首款产品“RIM 850”双向寻呼机,这款设备便是曾经辉煌过的黑莓的前身。

一篇文章了解可穿戴设备发展史 2018年小米市场份额力克华为苹果

转眼间来到21世纪,可穿戴设备在一段时间内依然围绕在影音产品中展开。而在当时凭借iPod的出色表现在音乐播放器领域如日中天的苹果和老牌运动厂商Nike所推出的运动传感器也算是与现如今绝大多数的穿戴设备在功能上有所契合。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瞄准运动与健康检测这一领域的市场,这也算是给之后几年内可穿戴设备市场的百花齐放做好了准备。

曾经智能手环的三驾马车 可穿戴设备三大品类确定

一篇文章了解可穿戴设备发展史 2018年小米市场份额力克华为苹果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那样,随着智能手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可穿戴设备也逐渐明确了自身的定位以及功能特点。成为一款手机以外的辅助产品远比成为一款手机的替代品要现实的多。而经过一段时间的演变,可穿戴设备的品类逐渐被包含到手环、手表、以及眼镜这三个品类之中。这三者所能实现的功能特点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很大的不同。

一篇文章了解可穿戴设备发展史 2018年小米市场份额力克华为苹果

其中在智能手环领域中最为出名的便是Fitbit、Jawbone以及Misfit这三家厂商了。作为这三家中最早进入该领域的厂商,Fitbit在2009年便推出了首款运动检测设备。该款设备可以夹在用户的衣服上,通过计算三维的运动轨迹实现了记录用户睡眠、运动情况等多方位信息。而此后其所推出的几代产品均是围绕着手环产品而展开,虽然在2014年其所推出的Fitbit Charge出现过“过敏门”,但好在后期处理的还算不错,直至去年在智能手环的品类中仍然有着不错的成绩。

一篇文章了解可穿戴设备发展史 2018年小米市场份额力克华为苹果

对于Jawbone这个品牌多少会给人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这家一度被美国著名科技杂志《连线》作出“从设计的角度上看,Jawbone的新创意或许足以胜过苹果”这样的结论。其不仅推出了智能手环,还拥有蓝牙耳机、蓝牙音箱等产品。出色的外观设计再加上相比于Fitbit更加出色的软件设计一度让Jawbone UP2成为了这一品类的明星产品。不过由于对于市场动向的错误判断以及进步缓慢导致了Jawbone在之后的几年内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最终迎来了日暮西山式的结局。

一篇文章了解可穿戴设备发展史 2018年小米市场份额力克华为苹果

初见Misfit shine的外观恐怕很多人都会觉得这是一件由苹果所制造的产品,精致的铝合金切割机身,巧妙地用以12个远行LED灯来展示运动情况以及时间都能体现出它和前面两者的不同。事实上,这个品牌的确实是由前苹果CEO约翰·斯卡利所投资创办的。如果你对这个人不熟悉,那么用一句话来总结,他就是当初乔布斯用一句“你是想继续卖一辈子糖水还是跟我一起改变世界”来拉拢到的那个人,而他也同样是将乔布斯赶出苹果的那个人。

一篇文章了解可穿戴设备发展史 2018年小米市场份额力克华为苹果

此外在智能手表品类中不仅有曾经在极客圈爆火的Pebble,还有老大哥苹果的Apple Watch,定位专业运动领域的佳明也自然不能落下。在广义上来看,智能手表这一品类可以看做是手环的升级版产品,无论是外观趋于传统机械手表还是更具科技范,智能手表的市场在目前来说已经趋于相对稳定。

一篇文章了解可穿戴设备发展史 2018年小米市场份额力克华为苹果

此外对于第三种可穿戴设备——智能眼镜来说,尽管其相比于其他设备拥有更多带有未来感的黑科技加持,但是其高昂的售价以及不太亲民的使用场景都将以谷歌眼镜为首的智能眼镜品类挡在了门外。几经波折之后,谷歌又在去年公布了该项目将要回归商用,而最终这款产品的使用场景很可能会面向企业或者是医疗等专业领域使用。

2018年可穿戴产品市场分析:手表向上 手环向下 耳机产品异军突起

一篇文章了解可穿戴设备发展史 2018年小米市场份额力克华为苹果

简单盘点完了历史,我们再来看看可穿戴设备近期的市场表现。近期,权威机构IDC公布了《2018年第四季度中国市场前五大可穿戴设备厂商排名》。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本土厂商小米与华为分列前两名的位置,而苹果则位于第三名。从产品价格以及营销等多方因素的影响下,小米与华为在出货量以及市场占有率上都有着明显的优势。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年华为在移动平台的崛起也间接带动了其可穿戴设备的销量,仅从第四季度来看华为的出货量同比增长高达206.1%。

一篇文章了解可穿戴设备发展史 2018年小米市场份额力克华为苹果

而2018年全年的数据更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现在各个厂商在市场中的表现。总体看来,小米的表现和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由于可穿戴设备市场的的崛起各家的出货量都有不同程度上的增长。不过由于华为相较于去年的进步过于猛进,其也拿下了不少的市场份额。而苹果虽然在出货量以及市场份额上不及小米,但是由于其在Apple Watch 4以及AirPods上的出色表现在盈利方面可能并不会落后于前两位选手。最终小米、华为以及苹果瓜分了超过五成的市场份额。

一篇文章了解可穿戴设备发展史 2018年小米市场份额力克华为苹果

而在可穿戴设备品类分布上也同样是“三权分立”的局面,手表、手环、耳机产品占据了超过90%的市场份额。其中耳机产品的异军突起与现如今原来越多的手机产品取消3.5mm耳机接口这个原因不无关系。可以说是手机上的一个小改变推动了一个产业的发展。

可穿戴设备形态趋于稳定 小米华为是直接竞争对手

一篇文章了解可穿戴设备发展史 2018年小米市场份额力克华为苹果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那样,可穿戴设备的品类以及用途在现如今已经趋于成熟。以智能手环以及智能手表为代表的阵营专攻用户对于健康、运动等生活层面的需求,且这两者在功能上的相似性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种互斥的局面。而耳机产品随着无线传输技术越来越多的被用户所接受,低价且够用的蓝牙耳机已经可以满足越来越多用户的使用需求。可以预料的是这一品类的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一篇文章了解可穿戴设备发展史 2018年小米市场份额力克华为苹果

但就国内而言,小米和华为之间关于可穿戴设备这场战争恐怕差距并不会像手机产品那样明显。小米以及其倡导的米家生态成为了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以不错的价格来实现其他人绝大多数功能始终是小米自身的优势。而华为近年来在手机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其品牌下其他产品的销售,尽管在现如今和小米相比仍有差距,但是按现在的增长势头来看华为在该领域的成就非常值得期待。至于苹果因为其整个生态的特殊性使得其并不会产生太大的压力,以Apple Watch以及AirPods的表现来看其产品在对应的品类中仍然是顶尖的水准。

一篇文章了解可穿戴设备发展史 2018年小米市场份额力克华为苹果

总的来说,随着可穿戴设备消费市场的日益成熟,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将精力投放到这个领域当中。再加上现如今AI以及5G技术的发展以及崛起,在2019年我们或许可以见到更加新颖的产品出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