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在當時憑藉iPod的出色表現在音樂播放器領域如日中天的蘋果和老牌運動廠商Nike所推出的運動傳感器也算是與現如今絕大多數的穿戴設備在功能上有所契合。而在可穿戴設備品類分佈上也同樣是“三權分立”的局面,手錶、手環、耳機產品佔據了超過90%的市場份額。

要說到可穿戴智能設備,恐怕很多人都經歷過從期待到失望這樣一個過程。如果2010年iPhone4的橫空出世代表着智能手機發展的一個里程碑,那麼2012年可能就是可穿戴設備集中迸發的元年。從勢如破竹到百家爭鳴,從龍爭虎鬥再到歸爲平凡。可穿戴設備這幾年的發展態勢逐漸趨向緩和,普通消費者對於該類產品的態度也是不溫不火。那麼它最終的命運是否會像消費級VR市場那樣悲慘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簡單瞭解一下可穿戴設備的發展史。

一篇文章瞭解可穿戴設備發展史 2018年小米市場份額力克華爲蘋果

起源

公元1600年前後,當時清朝的商人爲了解決隨時需要計算數字的需求而發明出了一個長1.2cm,寬0.7cm的“戒指算盤”。而這款算盤用麻雀縮小五臟俱全來形容一點也不爲過,在如此小的操作範圍內使用者便可以通過如髮髻這類物體對算珠進行精準的操作。因此這款算盤也成爲了廣義上第一款人類所發明的可穿戴設備。

一篇文章瞭解可穿戴設備發展史 2018年小米市場份額力克華爲蘋果

全球第一款數字化的可穿戴設備是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愛德華·索普發明的。不過他設計這款設備的初衷卻是爲了提升輪盤賭的勝率。愛德華·索普在其所推出的第二版賭博輔導書《Beat the Dealer》中提到了通過製造一款可穿戴式設備來提升賭博獲勝概率的想法。在與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之下愛德華·索普最終也實現了這一想法,綜合看來其能夠將輪盤賭的勝率提升至44%左右。

一篇文章瞭解可穿戴設備發展史 2018年小米市場份額力克華爲蘋果

在愛德華·索普獨具創造性的影響下,此後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開始投身於智能穿戴設備的領域中。而且人們開始放眼於將可穿戴設備的使用場景從賭博中發散開來,將更多的用途應用在其上面。

20世紀中後期,人們將可穿戴設備的用途拓展到了音樂、影像上面,由此也就逐漸成爲了之後各類娛樂設備的雛形。1979年,索尼推出了Walkman隨身聽,也正是因此開啓了一個嶄新的音樂時代。1984年,卡西歐開發出了Casio Databank CD-40,這成爲了世界上首款擁有信息存儲功能的電子手錶。1998年,一款專爲人們記錄生活所用的穿戴式攝像頭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1999年,RIM推出了其首款產品“RIM 850”雙向尋呼機,這款設備便是曾經輝煌過的黑莓的前身。

一篇文章瞭解可穿戴設備發展史 2018年小米市場份額力克華爲蘋果

轉眼間來到21世紀,可穿戴設備在一段時間內依然圍繞在影音產品中展開。而在當時憑藉iPod的出色表現在音樂播放器領域如日中天的蘋果和老牌運動廠商Nike所推出的運動傳感器也算是與現如今絕大多數的穿戴設備在功能上有所契合。越來越多的廠商開始瞄準運動與健康檢測這一領域的市場,這也算是給之後幾年內可穿戴設備市場的百花齊放做好了準備。

曾經智能手環的三駕馬車 可穿戴設備三大品類確定

一篇文章瞭解可穿戴設備發展史 2018年小米市場份額力克華爲蘋果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那樣,隨着智能手機技術的快速發展,可穿戴設備也逐漸明確了自身的定位以及功能特點。成爲一款手機以外的輔助產品遠比成爲一款手機的替代品要現實的多。而經過一段時間的演變,可穿戴設備的品類逐漸被包含到手環、手錶、以及眼鏡這三個品類之中。這三者所能實現的功能特點既有相似之處又有很大的不同。

一篇文章瞭解可穿戴設備發展史 2018年小米市場份額力克華爲蘋果

其中在智能手環領域中最爲出名的便是Fitbit、Jawbone以及Misfit這三家廠商了。作爲這三家中最早進入該領域的廠商,Fitbit在2009年便推出了首款運動檢測設備。該款設備可以夾在用戶的衣服上,通過計算三維的運動軌跡實現了記錄用戶睡眠、運動情況等多方位信息。而此後其所推出的幾代產品均是圍繞着手環產品而展開,雖然在2014年其所推出的Fitbit Charge出現過“過敏門”,但好在後期處理的還算不錯,直至去年在智能手環的品類中仍然有着不錯的成績。

一篇文章瞭解可穿戴設備發展史 2018年小米市場份額力克華爲蘋果

對於Jawbone這個品牌多少會給人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感覺。這家一度被美國著名科技雜誌《連線》作出“從設計的角度上看,Jawbone的新創意或許足以勝過蘋果”這樣的結論。其不僅推出了智能手環,還擁有藍牙耳機、藍牙音箱等產品。出色的外觀設計再加上相比於Fitbit更加出色的軟件設計一度讓Jawbone UP2成爲了這一品類的明星產品。不過由於對於市場動向的錯誤判斷以及進步緩慢導致了Jawbone在之後的幾年內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最終迎來了日暮西山式的結局。

一篇文章瞭解可穿戴設備發展史 2018年小米市場份額力克華爲蘋果

初見Misfit shine的外觀恐怕很多人都會覺得這是一件由蘋果所製造的產品,精緻的鋁合金切割機身,巧妙地用以12個遠行LED燈來展示運動情況以及時間都能體現出它和前面兩者的不同。事實上,這個品牌的確實是由前蘋果CEO約翰·斯卡利所投資創辦的。如果你對這個人不熟悉,那麼用一句話來總結,他就是當初喬布斯用一句“你是想繼續賣一輩子糖水還是跟我一起改變世界”來拉攏到的那個人,而他也同樣是將喬布斯趕出蘋果的那個人。

一篇文章瞭解可穿戴設備發展史 2018年小米市場份額力克華爲蘋果

此外在智能手錶品類中不僅有曾經在極客圈爆火的Pebble,還有老大哥蘋果的Apple Watch,定位專業運動領域的佳明也自然不能落下。在廣義上來看,智能手錶這一品類可以看做是手環的升級版產品,無論是外觀趨於傳統機械手錶還是更具科技範,智能手錶的市場在目前來說已經趨於相對穩定。

一篇文章瞭解可穿戴設備發展史 2018年小米市場份額力克華爲蘋果

此外對於第三種可穿戴設備——智能眼鏡來說,儘管其相比於其他設備擁有更多帶有未來感的黑科技加持,但是其高昂的售價以及不太親民的使用場景都將以谷歌眼鏡爲首的智能眼鏡品類擋在了門外。幾經波折之後,谷歌又在去年公佈了該項目將要回歸商用,而最終這款產品的使用場景很可能會面向企業或者是醫療等專業領域使用。

2018年可穿戴產品市場分析:手錶向上 手環向下 耳機產品異軍突起

一篇文章瞭解可穿戴設備發展史 2018年小米市場份額力克華爲蘋果

簡單盤點完了歷史,我們再來看看可穿戴設備近期的市場表現。近期,權威機構IDC公佈了《2018年第四季度中國市場前五大可穿戴設備廠商排名》。從中我們可以看到,本土廠商小米與華爲分列前兩名的位置,而蘋果則位於第三名。從產品價格以及營銷等多方因素的影響下,小米與華爲在出貨量以及市場佔有率上都有着明顯的優勢。值得一提的是這兩年華爲在移動平臺的崛起也間接帶動了其可穿戴設備的銷量,僅從第四季度來看華爲的出貨量同比增長高達206.1%。

一篇文章瞭解可穿戴設備發展史 2018年小米市場份額力克華爲蘋果

而2018年全年的數據更能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現在各個廠商在市場中的表現。總體看來,小米的表現和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由於可穿戴設備市場的的崛起各家的出貨量都有不同程度上的增長。不過由於華爲相較於去年的進步過於猛進,其也拿下了不少的市場份額。而蘋果雖然在出貨量以及市場份額上不及小米,但是由於其在Apple Watch 4以及AirPods上的出色表現在盈利方面可能並不會落後於前兩位選手。最終小米、華爲以及蘋果瓜分了超過五成的市場份額。

一篇文章瞭解可穿戴設備發展史 2018年小米市場份額力克華爲蘋果

而在可穿戴設備品類分佈上也同樣是“三權分立”的局面,手錶、手環、耳機產品佔據了超過90%的市場份額。其中耳機產品的異軍突起與現如今原來越多的手機產品取消3.5mm耳機接口這個原因不無關係。可以說是手機上的一個小改變推動了一個產業的發展。

可穿戴設備形態趨於穩定 小米華爲是直接競爭對手

一篇文章瞭解可穿戴設備發展史 2018年小米市場份額力克華爲蘋果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那樣,可穿戴設備的品類以及用途在現如今已經趨於成熟。以智能手環以及智能手錶爲代表的陣營專攻用戶對於健康、運動等生活層面的需求,且這兩者在功能上的相似性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種互斥的局面。而耳機產品隨着無線傳輸技術越來越多的被用戶所接受,低價且夠用的藍牙耳機已經可以滿足越來越多用戶的使用需求。可以預料的是這一品類的市場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一篇文章瞭解可穿戴設備發展史 2018年小米市場份額力克華爲蘋果

但就國內而言,小米和華爲之間關於可穿戴設備這場戰爭恐怕差距並不會像手機產品那樣明顯。小米以及其倡導的米家生態成爲了人們提供了更多的選擇,以不錯的價格來實現其他人絕大多數功能始終是小米自身的優勢。而華爲近年來在手機等領域的快速發展也帶動了其品牌下其他產品的銷售,儘管在現如今和小米相比仍有差距,但是按現在的增長勢頭來看華爲在該領域的成就非常值得期待。至於蘋果因爲其整個生態的特殊性使得其並不會產生太大的壓力,以Apple Watch以及AirPods的表現來看其產品在對應的品類中仍然是頂尖的水準。

一篇文章瞭解可穿戴設備發展史 2018年小米市場份額力克華爲蘋果

總的來說,隨着可穿戴設備消費市場的日益成熟,越來越多的廠商開始將精力投放到這個領域當中。再加上現如今AI以及5G技術的發展以及崛起,在2019年我們或許可以見到更加新穎的產品出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