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9 14:15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張洵煜

日前,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公佈了2017年度、2018年度全省高標準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名單,瑞安市安陽街道育才社區的新江南人家小區榜上有名,入選2018年度全省高標準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

“新江南人家”垃圾分類準確率超80% 垃圾“有家可回”還能積分換禮

近日,浙江聯運環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項目經理馮淳朋將這個好消息轉發至新江南人家小區的業主微信羣中,大夥兒一個勁兒地點贊,紛紛自豪地說小區的垃圾分類做得真是不錯。

和一開始不積極配合的態度相比,如今小區居民個個自覺進行垃圾分類,這一變化是該小區成功試點垃圾分類的縮影。據瞭解,新江南人家小區是瑞安首個生活垃圾分類的試點,於去年9月1日正式啓動,通過政府採購將小區交由中標企業管理,採用智能設備分類與人工二次分揀,達到精確垃圾分類的效果。

新江南人家小區住戶共310戶,內共設置13套智能垃圾分類設備。居民們只要通過掃描垃圾袋上的二維碼、智能卡或微信二維碼後,選擇相應的按鈕,就能開啓對應的分類箱投放垃圾,十分方便。自垃圾分類工作運行以來,每天有200多戶居民向各類垃圾桶投放垃圾,日均回收各類垃圾270公斤。

馮淳朋介紹,小區內主要有兩分類和四分類兩種垃圾分類箱。其中兩分類垃圾箱分爲其他垃圾和易腐垃圾,四分類垃圾箱分爲塑料、紙質、玻璃和金屬等四類可回收垃圾。浙江聯運環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負責處理小區內的易腐垃圾和可回收垃圾,每天早上專人專車將垃圾送至垃圾中轉站進行二次分揀、末端處置。據統計,去年可回收垃圾日均約7公斤,易腐垃圾日均約100公斤,而今年可回收垃圾日均約15公斤,易腐垃圾日均約200公斤,較之去年翻倍。在二次分揀中,居民以往幾乎沒有分類,到如今垃圾分類準確率達80%以上。“這些數據都反映出居民的垃圾分類意識明顯提高!”馮淳朋說。

3月28日,記者來到新江南人家小區,看見居民史小姐正推着裝滿廢紙盒的購物車來到四分類垃圾箱前(如圖)。史小姐掏出智能垃圾分類卡,對準掃描區域,按下相應按鈕,寫有“紙質”字樣的垃圾箱自動打開,她將一車的廢紙盒倒入其中。7秒後,垃圾箱屏幕上顯示出紙盒總重,並自動更新了卡上積分。“每次收完快遞都不知道怎麼處理這些廢紙盒,有了垃圾分類箱,不僅讓這些紙盒‘有家可回’,而且能積攢積分兌換禮品,真是兩全其美!”史小姐說,目前她的卡上已有數千積分。

積分如何兌換禮品?馮淳朋介紹,在小區大廳處,放置了一臺機器,通過刷卡可查詢積累的積分,100個積分價值一元錢,居民可隨時憑積分去小區附近的指定超市兌換生活用品。另外,他們公司每月還會在小區內設置攤點,爲居民提供油、大米等兌換禮品;每月免費贈送10個積分和2卷垃圾袋,提高居民垃圾分類積極性。

據瞭解,今年瑞安將新建省級垃圾分類示範小區2個,溫州市級垃圾分類示範小區2個,其他高標準小區20個和垃圾分類示範村20個。目前,安陽街道的瑞嘉庭院小區已創成溫州市級垃圾分類示範小區;玉海街道的香山美邸小區的設備已安裝完畢,即將進入運營階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