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业委会主任能够被选为市党代会代表,她究竟多大能耐?斜土街道嘉乐公寓业委会主任韩东萌,在她的带领下,嘉乐公寓从一个没有物业公司的老旧小区,变身如今居民“自治”的典范。在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韩东萌代表对话市委书记,更是成为街谈巷议的新闻故事。

图片说明:斜土街道党工委书记章红兵做客东方网(柏可林/摄)

近日,东方网主办的“让上海的名片更闪亮,让百姓的生活更精彩”改革开放40年街镇书记访谈节目,邀请到了斜土街道党工委书记章红兵做客东方网演播室,聊一聊斜土的法宝——“党员三先”工作法。

党员一切领先、处处带头

“党员先想、党员先议、党员先行”的“党员三先”(以下简称“三先”)工作法产生于街道的实践探索。党支部组织发动党员,先于群众树立信心,先于群众确立目标,先于群众身体力行,通过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主动性,积极引导和有效回应群众需求,实现党的工作的组织动员和社会覆盖,探索了新时期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机制。各居民区党组织结合实际广泛运用,进行了深入的实践,从一幢楼带动周边楼,小区化整为零,以点带面;党小组长、居民小组长、业主代表同构对应设置,完善从党内动员到群众动员的体系构建;从通过“先想”解决信心和决心问题,升级到通过“先想”解决对美、对公共事务、对秩序、对社区关系的更高认识和更深思考。基层组织力不断提升,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社区环境不断改变。

2014年,嘉乐公寓的物业公司撤了,不愿干!小区居民开始自主管理,也只有自己管理。当时业委会面对的是物业费余额为零的窘境。4年过去了,小区面貌一新,居民非常满意,物业费收缴达到100%。嘉乐公寓治理的关键因素是党员的表率作用,比如清理楼道公共空间,党员先来,几个是党员身份的业委会主任副主任,先把自家楼道理干净。韩东萌自己也把搭的一个鞋柜敲掉,还拍成视频发在党员群里。党员干部的这些举动带动了居民一起行动。最后,全小区178户人家共清理出12吨7大卡车的杂物。楼道干净了,社区整洁了,居民都看在眼里,原来的不配合不支持,也变成了超配合超支持。

图片说明:斜土街道党工委书记 章红兵(柏可林/摄)

章红兵表示:在具体的操作过程当中,“三先”工作法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我们社区里去年也组织过大讨论,所有基层支部书记讨论,怎么优化“三先”工作法。首先支部要强起来,要善于抛出问题,让大家思考。在这个基础上再来商量今年要解决什么问题,明年要解决什么问题,我们的目标,我们的路径,我们的方法。然后大家一起行动,就有坚强的思想基础和目标方法基础。我们就是这么开展的。他说:“我们党是执政党,只要党员带了头,把群众动员起来,组织起来,什么事情做不成?什么困难克服不了?”

网红“邻里汇”藏着议事平台

李克强总理4月来沪考察的短短2天时间里,专程来到位于徐汇区斜土街道江南新村的“邻里汇”。这座社区里的“托老所”以创新的养老模式帮助更多老年人实现了居家养老,被总理称赞。徐汇区从2016年下半年起着力打造的“邻里汇”,不但提供养老、为老服务,它还有一个目标,就是要对接居民需求搭建公共平台,争取让各年龄段的居民都走出家门,走进“邻里汇”,使其不仅成为老年人集聚的场所,更要成为社区共治共享新空间。

斜土街道的邻里汇有着自己的特色:服务贴近居民需求。邻里汇里提供的服务,都不是坐在办公室里拍脑袋想出来的,完全都是从居民实实在在的需求出发,做的安排。比如短期过夜的长者照顾、不过夜的老年照料、老年人的用餐,以及卫生服务、健康服务,包括小朋友的晚托,这些都是居民实实在在的需求。运营体现人文关怀。整个邻里汇运营的每个细节,包括防撞、防滑以及舒适型的角度,都体现了人文关怀。任何一位居民走进来,都不会有人去问他,你是谁?你是哪里的?你来干嘛?进来自由自在,心是自由的、放松的,就有种家的感觉。邻里汇的图书不做任何的登记,你要看就看,看好放回原处,哪怕带回家看也没有关系,看好再放回来。到最后,书越来越多,而不是越来越少。全程突出居民自治。邻里汇在建设过程当中,要建成什么样?环境怎么布置?文化怎么凸显?一定程度上是居民起了主体作用。因此大家走进门就会看到船文化的元素,因为江南新村原来是江南船的工人新村,对船文化有特殊的爱好。包括一个车棚怎么改造,也融入了他们很多的想法。现在,邻里汇在为“自治”服务,楼组在这里开展开议事活动,邻里汇为党建运营下“四有”社区的建设,提供了非常好的活动载体和活动议事的平台。

点击观看:《城市水岸 亲临社区》

议有序、行有规、邻有助、情有度

“城市水岸,亲邻社区”是斜土街道集各方智慧,对街道未来建设愿景的一个定位。从斜土街道的布局来看,一块老城区,一块新城区,老城区以居民为主,新城区以徐汇滨江,这体现了老城区、新城区的特点。从更深的意义来说,城市水岸是斜土街道美丽家园的外在表现形式,当然也是居民追求的美丽居住环境,亲邻社区是斜土街道美丽家园的内涵。

什么是亲邻社区?章红兵介绍说:我们也在探讨这个问题。原来我们都很熟悉,现在不熟悉了,大家是不是应该要亲近起来,很多人关注这个问题。这是其中应有之意。在近几年的实践当中,在党员“三先”工作法的社会动员的背景下,群众自治提高到很高的水平。一个小区对“美”有怎样的追求,对社会秩序有怎样的一种期待,对你与我、我与我们建立一种关系,大家是不是越来越客观,越来越成熟?这些问题社区居民都在思考。我们讨论问题的时候,是不是比较有序的在讨论问题?无论你对还是我对,最终达成什么样的共同观点,或者我暂时保留我的观点,有的时候可能我放弃我的观点,讨论的时候是不是有序,对一个社区是不是健康,是不是稳定,非常重要。你的行为方式,你的行为是不是合乎规范?是不是有种公共道德在内心起强大的作用?你的行为是不是符合规矩,非常重要。相互之间邻里有没有熟悉起来,还是对面不相逢。人家说远亲不如近邻,我们亲是不是不分你我了?这就又会带来矛盾,所以我们还是应该有分寸。最后,我们总结大家的智慧,提出“四有”:就是议有序、行有规、邻有助、情有度。我觉得按照这样的方向引导大家在思考,每位居民、社区里的居民,大家在朝这个方向在努力,这就是一种现代的社区关系。

体系化、机制化的“三先”工作法是街道深化改革,集成创新,因地制宜,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形成的具有新时代特色的经验和工作法。“三先”工作法源于实践,也要归于实践,它的全部生命力在于结合实际创造性地运用并取得激发基层组织力和基层社会活力的实际效果,这些效果最终体现为各个方面的向好变化。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