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團餐三大巨頭之一的康帕斯(Compass),正陷入到食品安全的輿論漩渦之中。

  10月19日,康帕斯在上海的客戶之一——一傢俬立學校後廚照片被曝光,照片顯示其食材變質、腐敗,衛生狀況堪憂。該學校的團餐服務爲由康帕斯獨資控股的上海怡樂食食品科技服務有限公司(下稱“上海怡樂食”)提供。

  10月22日晚間,康帕斯在官網上發佈聲明,稱正在配合相關政府部門進行調查,待調查結束後,會公佈詳細調查結果,並稱已經成立工作小組,安排第三方食品安全公司從10月21日起對項目點和供應商進行全面檢查。

  康帕斯是一家1941年創立於英國的企業,自1995年起低調潛行中國團餐市場20餘年。所謂團餐,就是團體供餐或團體膳食,主要表現爲餐飲企業在食品的製作和銷售上都以批量形式進行,通過競標、比較和談判獲得飲食專營權,極易形成規模經營和壟斷地位。

  國際團餐巨頭進入中國市場不可忽略的背景是:這裏有着較低的行業集中度和無與倫比的廣闊市場。

  據中國飯店協會團餐專業委員會發布的《2016-2017年度團餐發展報告》顯示,2017年受調查的125家團餐企業總營業收入185億。專家估測,2017年中國團餐市場近萬億,佔比約爲全國餐飲市場的四分之一。

  但與上述數字相對應的是,中國團餐業市場參與主體以個體經營者和中小企業爲主,且多數侷限在特定區域內經營,但佔據95%的市場份額。

  與此同時,中糧、正大、雙匯甚至螞蟻金服等玩家,也正紛紛入局。這對如今陷入輿論風波的康帕斯來說,無疑更增加了壓力和挑戰。

  上海獨資公司曾被多次提示經營風險

  作爲一家財富500強公司,康帕斯集團成立於1941年,總部位於英國。

  這家在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企業,是全球最大的團餐企業之一。目前,其業務遍及全球50個國家, 員工人數47萬人。該公司旗下擁有三大獨立品牌從事飲食服務業務,分別爲:爲醫患所提供的膳食——(Medirest)、機構膳食——怡樂食(Eurest)、學校膳食——澤慧(Chartwells)。

  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國際團餐巨頭開始陸續進軍中國市場。目前,國際排名前三的團餐企業分別是英國的康帕斯、法國的索迪斯和美國的愛瑪客,三大團餐巨頭在中國團餐市場也居於領先位置。

  1995年,康帕斯從Accor Joint Venture with RKHS(印度) 收購怡樂食國際,康帕斯中國成立。也就是這一年,康帕斯開始進軍中國。

  工商信息顯示,此次被曝出負面的上海怡樂食爲由康帕斯(Compass)百分百持股。其法人爲一位名爲YOON WAI LEONG,中文名爲“尹偉良”的人士。

  騰訊《棱鏡》自一份來源於上海市閔行區人民法院的民事裁定書發現,該人士爲馬來西亞國籍,男,1962年9月20日出生,聯繫地址位於上海。

  而企查查提供的信息則顯示,上海怡樂食曾被多次提示經營風險。

  2014年,該企業曾拖欠營業稅112.05萬人民幣存在不良信用記錄;2013年、2014年、2017年,該企業分別發生多起勞動合同糾紛和勞動爭議的民事案件。

  上海怡樂食最新的一次經營風險提示顯示,2018年10月20日,該企業經營狀態顯示異常,原因是通過登記的住所或者經營場所無法取得聯繫。而且,其位於上海長寧、上海浦東、江蘇常熟的分公司顯示已註銷。

  官網顯示,上海怡樂食已經在中國的40多個城市開展業務,在中國的僱員已經超過3000人。

  對於康帕斯中國目前具體爲哪些單位提供團餐服務,目前並未見完整名單與信息。不過,騰訊《棱鏡》查詢發現,除去上述上海中芯國際學校,康帕斯還曾在中國拿下福州中加學校、螞蟻金服和耀華國際學校等團餐的供應權,而據家長提供的信息,它在上海的客戶還包括德威英國國際學校等。

  康帕斯中國在其官網表示,康帕斯集團開發了自有的集中式供應商網絡。“有了該網絡,我們的客戶將能追蹤我們所提供的產品,而我們也能通過旗下遵守並重視我們所制定的衛生標準的供應商,爲客戶提供可靠的供貨源。”

  靠收購一路壯大,近期卻“煩事纏身”

  從時間線上來看,1941年,康帕斯在英國成立,名爲“工廠餐廳公司”。此後的幾十年間,康帕斯通過多達十餘次的收購動作,以資本的路徑橫掃世界,一路高歌猛進,成爲全球舉足輕重的團餐巨頭。

  官網提供的信息顯示,康帕斯目前在全球擁有超過42萬名員工,每天爲全國超過50個國家的客戶提供服務。

  而就服務的客戶來看,財富100強企業中90%均爲康帕斯客戶。

  此前2016年,康帕斯在北美地區贏得的新客戶包括 Coach 、Oracle(甲骨文)、以及LinkedIn的其他辦公場所。

  但儘管客戶名單金光閃閃,除了在上海私立學校曝出的食品安全事件,這家團餐巨頭近期也是煩事“纏身”。

  此前2017年的最後一天,康帕斯集團CEO理查德·卡森斯乘坐的水上飛機在悉尼附近墜毀,機上還有他的未婚妻、未婚妻11歲的女兒以及自己兩個已成年的兒子。

  卡森斯在康帕斯的角色一直舉足輕重。

  過去11年,卡森斯一直是康帕斯集團的CEO,被認爲表現極其出色。公司在其帶領下,股價漲了7倍。卡森斯也曾被《哈佛商業評論》評爲全球最佳CEO之一,在該雜誌評選的百位全球最出色的CEO中名列第11位。

  2016年,卡森斯在康帕斯集團的收入爲560萬英鎊。

  失去了這位靈魂人物,對於康帕斯集團來說,無異於一筆巨大的損失。

  而時間再往前追溯,在卡森斯掌舵康帕斯之前,面臨行賄指控,則是康帕斯集團頭上揮之不去的陰影。

  據悉,此前,康帕斯集團曾陷入腐敗醜聞,其被指控賄賂一名聯合國官員。根據指控,訴訟和結束調查使康帕斯集團損失了3900萬英鎊。

  在今年7月發佈的《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中,康帕斯集團在“食品:餐飲服務業”分行業榜上的排名從去年的387位倒退至今年的413位。

  萬億中國團餐市場仍待開發和提升

  中國並非以康帕斯爲代表的國際團餐企業最主要的戰場。

  康帕斯官網的財報數據顯示,康帕斯集團2016年的營業收入爲 198.71億歐元,營業利潤爲14.45億歐元,在全球超過50個國家提供服務,每年提供50億頓餐食。

  而就收入結構來看,康帕斯集團營業收入的56%來自於北美地區,爲111.98億歐元,其次爲歐洲地區的營收,爲54.58億歐元,佔比28%;包括亞洲、非洲等地區的營業收入爲32.15億歐元,佔比16%。

  儘管相比於北美地區,中國的業務在康帕斯整體業務營收佔比並不高,但與之對應的是,康帕斯已經是中國團餐領域的頭部玩家。

  根據智研諮詢發佈的《2017-2022年中國餐飲市場運營態勢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目前我國社會團餐10強之中,康帕斯中國位居第九位。而第一、第二位則分別爲索迪斯和愛瑪客。

  上述外資團餐巨頭均在上世紀90年代進入中國,這與當時的時代背景不無關係。

  1997年末,政府正大力提倡後勤的社會化管理,員工工作餐正從企業內部的福利化操作向社會外包轉型,大量的小型員工餐承包商應運而出。

  彼時中國的製造業正處於世界工廠的高速擴張階段,只要有工廠企業,就會有員工餐的需求,而伴隨着世界知名企業的產品生產不斷地在中國落戶,市場需求進一步膨脹。

  憑藉着西方先進的管理經驗,上述團餐企業很快脫穎而出。2008年北京奧運會團餐的承辦商就由美國500強企業愛瑪客一舉拿下,可見中國本土企業和國際化水平還有一定差距。

  騰訊《棱鏡》瞭解到,目前中國的團餐經營模式主要有自我經營模式、委託經營模式和委託管理式三種。

  所謂的委託經營又稱專業經營模式,是指各公司、企事業單位、物業公司將團餐委託給專業團餐公司經營,即團餐經營的社會化運作模式。

  而所謂的委託管理是指各公司、企事業單位、物業公司將團餐委託給專業團餐公司管理,採取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方式,既保證對團餐的直接把控又發揮了專業團餐公司的水平。

  上述智研諮詢的報告指出,從市場份額來看,企業和學校是現階段我國團餐市場的主要客戶羣體,已佔整體市場規模的80%左右。

  而國際團餐巨頭可以牢牢佔據中國團餐的頭部領域,不可忽略的背景是:這裏有着較低和行業集中度和無與倫比的廣闊市場。

  中國飯店協會團餐專業委員會發布的《2016-2017年度團餐發展報告》顯示,2017年,餐飲業收入接近4萬億,團餐成爲這一數以萬計的產業中最大的黑馬,整體營業收入增長近30%。

  但與此同時,中國的團餐市場卻存在着行業集中度低,團餐企業普遍呈現“小、散、弱”、准入機制不透明等問題。

  根據前述智研諮詢發佈的報告,從國際經驗看,發達國際團餐業市場集中度高,市場份額多集中在幾大國際化團餐企業手中,例如,美國團餐市場集中度爲80%、日韓爲60%。相比之下,中國團餐業市場參與主體以個體經營者和中小企業爲主,且多數侷限在特定區域內經營,但佔據95%的市場份額。

  而億歐智庫也在其報告中分析指出,目前我國的團餐存在着行業本身不規範,市場化程度偏低,導致中標不一定取決於產品的質量和服務,而在某種程度上取決於人事關係的狀況。

  不過就目前來看,中國的團餐市場也正在迎來新的玩家。

  此前,2018年5月,阿里旗下螞蟻金服就投資了國內團餐產業一站式服務平臺禧雲國際。而中糧、三全、思念和雙匯等也正在加速這一領域的佈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